量子系统的测量、状态估计与调控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测量是人们获取量子信息最重要的途径,也是量子力学的基础之一,测得的数据需要经过量子状态估计后,才能让人们得到对量子状态的整体认知。因此,量子测量与状态估计在量子信息、量子控制等领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对量子测量与量子状态估计进行了充分而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量子测量对系统调控的作用,量子状态估计的实际应用,以及基于测量的实时量子状态估计与调控。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获得的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基于核磁共振(NMR)测量原理、压缩传感理论(CS)及其优化算法,提出一种NMR量子态的快速估计方法,并应用到实际的NMR量子实验中。根据实际NMR实验中的实际测量算符与测量数据的分组方式,提出以组为单位的测量数据采样策略,并证明此策略下建立的量子态估计凸优化方程具有唯一最优解。结合CS理论证明,在测量数据远少于完备数据的情况下,凸优化方程的最优解仍有极大概率等于实际NMR量子态的密度矩阵。采用所提出方法分别对实际NMR溶液中的2、3、4比特位的原子核自旋态进行状态估计。最后,根据不同优化算法和不同测量采样率情况下的量子态估计结果,进行实验性能对比分析。  2.提出一种基于两步测量的任意n比特量子纯态估计方法,并证明此方法采用测量次数为精确估计所需的最少观测次数。根据量子测量力学量算符和状态密度矩阵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思想的两步测量方法,对任意n比特量子纯态,利用所提出方法可以构造一个由2n+2l-3个算符组成最优观测算符集合,通过构建并求解优化方程得到该纯态的精确估计,其中l为密度矩阵中非零本征值的数量。从理论上证明2n+2l-3次即为纯态精确估计所需的最少次数。最后,将所提出集合构造方法与估计方法应用于实际NMR实验量子态估计中,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与特性对比分析。  3.利用离散的投影测量,实现封闭二能级量子系统中本征态与叠加态之间的最优测量调控。通过施加一系列离散的投影测量,可以调控系统状态向着目标态转移。给出调控保真度与所选测量算符间参数关系式,通过取保真度极大值的方式,选择对应的测量算符,实现全局退相干最少的最优测量调控。分别在相互作用绘景、薛定谔绘景以及存在外加控制场这三种情况下应用最优测量调控,并通过对比实验进行特性分析。最后就实际系统中最优测量调控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4.基于连续弱测量实现对二能级量子系统状态的连续实时估计。给出基于弱测量原理的系统动力学演化方程,以获得实时测量数据。利用绘景转换的方法,将量子态演化对状态的影响转为对测量算符演化,从而将不同时刻状态的测量值转化为针对同一时刻状态的测量数据。基于压缩传感理论,通过求解状态优化方程得到状态的实时估计结果。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所提出实时估计方案,并进行特性对比分析。
其他文献
立靶精度在武器性能测试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而对立靶精度最为直接的检测就是对其弹着点的坐标位置进行测量。常规的声学立靶测量系统要求弹道线垂直于预设靶面,当弹道线和
油液磨粒检测是一种有效的磨损工况检测方法,通过对机械系统的润滑油分析,从而获得机器设备的润滑状况和磨粒状态信息,定性和定量的描绘装置的磨损状态,找出形成原因,评估设
学位
网络访问控制是在终端接入现有网络时,按照已定的安全策略对终端进行检查,只有在终端的安全要求符合安全策略时才允许终端接入到现有网络。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日趋复
硅单晶体提拉法在工业现场中广泛应用,是生长出外形均匀且内部品质满足要求的硅单晶体的主要方法。目前的工业生产现场有两种传统的生产工艺:一种是通过炉膛温度的调节来实现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在享受着便捷、舒适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日趋严重的信息安全威胁,所以安全、准确的身份认证技术成为了研究热
近年来,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以钾离子电池组成的动力电池系统具有比能量高、充放电循环寿命长、单体自放电低和零污染等特性而被广泛的用于能量储存的各个领域。然而,由于动力电池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采用一般的非线性分析方法很难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为此,本文依托系统复杂性的分析方法,开展动力电池系统复杂性分析与建模、电池组状态估计以及安全管理的研究,建立动力电池系统建模、
学位
电机是整个工业、军事领域和民用行业的主要动力环节。随着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深入贯彻,高效节能电机将逐渐代替其他高能耗和低效率电机,成为今后的主要动力来源。永磁同步电机作为一类应用最广泛的高效节能电机,其高性能控制策略的研究将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这也是目前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领域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永磁同步电机的主要控制策略及其先进控制理论的应用,将内模控制原理与SVPWM技术引入到永磁同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程度日趋严重,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已经迫在眉睫,混和动力电动车和纯电动车,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设备遍布世界各个角落。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和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广泛应用为能量存储设备,成为了当前最具发展前景的动力电池。但是由于在串联锂离子电池组中的每单个电池的特征属性不能完全一致,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存在能量不平衡情况造成电池组损坏。所以需要对串联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