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和违法行为责任归咎的身份效应——对“仇官仇富”现象的心理学解释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ongzhi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对各种违规和违法行为做出道德和法律方面的评价,并倾向于对行为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及其应受到的惩处做出自己的判断,此类现象被称为责任归咎(blame)。责任归咎一般是指个体指出或认定某人对特定事故、负性事件或其不良后果应负有一定的责任(Rundell&Fox,2002)。那么,人们对具有不同身份之个体的责任归咎所遵循的规则是一致的吗?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人们倾向于对官员或富人(相对于普通人)做出更严苛的责任归咎。本研究旨在探讨:(1)人们对不同身份个体的责任归咎是否具有一致性;(2)如果不一致,那么此种不一致性背后的心理过程是怎样的。  本研究包括三项子研究。研究一以“日常违规事件问卷”为研究工具,采用被试内设计,通过三个实验(实验1-3)分别比较了被试对于三对具有不同身份信息的违规者(官员-普通人/富人-普通人/官员-富人)的责任归咎差异;研究二(实验4)采用混合设计重复了研究一的程序与结论;研究三采用IAT任务(Greenwald,1998)的变式,通过三个实验(实验5-7)分别比较了被试对不同身份群体(官员-普通人/富人-普通人/官员-富人)道德品质的内隐认知特性。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  1.违规/违法者身份信息对其不良行为事件的责任归咎具有重要影响:人们对官员身份行为者的责任归咎最为严苛,对富人身份行为者的责任归咎其次,而对既非官员也非富人的普通人的责任归咎则相对宽容,因而表现出明显的身份效应。  2.相对于普通人,人们对官员群体和富人群体的道德品质具有更高的道德内隐评价和期待;而相对于富人,人们对官员群体的道德品质具有更高的道德内隐评价和期待。  基于上述结论,本研究推测,所谓“仇官仇富”现象不是由于人们一般意义上的“仇恨”官员和富人,而是官员和富人群体中少数个体的不良行为与公众内隐认知图式中对官员群体和富人群体的积极道德期待相冲突的表现。
其他文献
高电压叉车的工作电压可高达600V,会给驾驶人员、周围作业人员和维修人员带来触电风险.介绍高电压叉车安全标准现状及高压安全技术分类,从接触防护、防止触电伤害、安全预警
公路桥梁病害存在于桥面系、桥梁上部结构、桥梁支座、桥梁下部结构等,介绍桥梁各种部位病害典型特征、原因,并用实例加以佐证,提出桥梁病害修复对策及质量控制措施.
采用盾构法进行地铁隧道施工,很难避免施工过程中引起地表沉降.若地表沉降程度过大,将会导致地质结构、地面建筑以及施工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本文以某地铁线区间隧道施工为案例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在提高综合国力方面的作用不容置疑.笔者从宏观(教育决策、教育目标、具体实施办法)、微观(中学生物教学)两个方面对中国、日本、美国进行比较寻找其共性
西乡泾洋河特大桥位于山岭重丘区,平曲线半径小且连续变化,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钢板-混凝土组合梁架设方案进行比选,决定采用架桥机架设施工.采取“两架一铺”的架设实施
为了合理完成钢结构工程的吊装,保证建筑GRC挂板钢结构工程的吊装质量,通过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建筑GRC挂板的连接特性以及钢结构工程吊装施工方案及其施工方案的控制要点.分
高速铁路建设采用双块式轨道系统时,需要使用大量的轨枕.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为提高双块式轨道的生产效率,本文介绍了双块式轨枕生产线的预制生产技术.
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及教育改革的蓬勃开展,教师教育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研究的焦点,关注教师发展也已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教师发展首先是师德的发展,这又对教师职
以福州地铁6号线潘墩站基坑围护结构工程为项目依托,总结了SMW工法的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通过对基坑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和支撑轴力监测数据结果分析,验证了SMW工法在福州地铁等
以科威特公司Sabah-D房建工程为研究背景,分析了该项目软土地基施工重难点,针对成槽阶段基坑围护变形、基坑塌方等情况,进行了“两墙合一,一墙多用”的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