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跆拳道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在中国开展相对比较晚。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将跆拳道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以后,我国将跆拳道项目列入北京奥运会夺金计划行列。自2000以来这几届奥运会上,我国跆拳道运动员都取得比较突出成绩,全国各省纷纷加快了跆拳道项目开展。山西省自1998年成立跆拳道队以来,这些年山西省竞技跆拳道运动员成绩与国内其他省份的竞技跆拳道运动员成绩有着一定差距。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储备是竞技体育项目得以发展的基础。一个省的竞技跆拳道后备人才的储备有着重要作用,是竞技跆拳道发展的关键。因此,抓好山西省竞技跆拳道后备人才的队伍建设是山西省竞技跆拳道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山西省竞技跆拳道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山西省竞技跆拳道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提出适合山西省竞技跆拳道后备人才培养科学化、规范化、多样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山西省竞技跆拳道后备人才培养提出建议和对策,期望对山西省竞技跆拳道发展提出理论参考依据。 研究表明:从调查结果来看,山西省竞技跆拳道后备人才主要集中在初中生阶段,生源以本省为主,训练年限比较短;教练员年龄和职称结构较合理,以本科学历为主,研究生以上学历人较少,执行年限比较短;后备人才训练时间安排合理,以中短期计划为主,缺乏长期和日训练计划,以基本战术和身体素质为主,心理训练和智力训练较少,训练场地不足,训练后恢复手段比较单一,文化知识学习时间较短;后备人才竞赛场次较少,大赛经验不足,缺乏科学的选材方法指导;经费投入不足,缺乏高科技设备及信息化建设,医务监督管理机制无法满足训练需要。 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不断完善竞技跆拳道后备人才三级培养体系,加大跆拳道运动普及力度,加强后备人才文化知识管理;第二,加大教练员科研和业务培训,组建一支由科研人员、训练人员以及医护人员组成教练队伍,建立科研和训练一体化训练体系;第三,不断完善竞技跆拳道竞赛制度,多组织各类比赛,加强竞赛监督管理,保证竞赛质量;第四,优化竞技跆拳道后备人才选拔机制,建立科学选材信息库,筹建运动员网络档案库,健全统一标准的选材评价指标系统。第五,多种渠道拓宽经费来源,加大训练场地设施投入,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的建设,健全运动医务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