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构建脓毒症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模型犬,研究此模型犬发生心力衰竭发生时生命体征的变化趋势以及相关检测指标(同型半胱氨酸、心肌酶、心肌酶同工酶、尿素氮、肌酐)的变化趋势,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和评价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疾病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到早期识别、及时干预,那么对于这些疾病而言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了解不同时间点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干预脓毒症致心力衰竭发生的时间点,影响疾病的转归,减少恶化率,争取生存期。同时通过此模型犬发生心力衰竭时左心室肌细胞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其内源性抑制剂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表达以及miRNAs相关亚型的表达,进一步验证这些基因是否参与脓毒症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心力衰竭的相关机制。因脓毒症致心力衰竭时人体心肌活体采样无法实现,故通过对模型犬的心肌以及肾脏、肝脏的病理采样可以从微观和超微观世界中观察到脓毒症导致急性心肌损伤、肾脏损伤和肝脏损伤的情况,以期能够为临床提供一点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通过研究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以及对实验犬进行放血,从而对犬形成“二次打击”,尝试构建脓毒症所致MODS模型犬。造模成功后进一步监测犬的生命体征的变化和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通过对选取犬的左心室肌细胞进行研究,进而研究脓毒症致MODS模型犬发生心力衰竭时左心室肌细胞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内源性抑制剂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m 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本实验通过研究miRNAs亚型(miRNA-1,miRNA-133,miRNA-21,miRNA-29,miRNA-208,miRNA-499)在脓毒症致MODS模型犬发生心力衰竭时左心室肌细胞中的表达,进一步揭示脓毒症致MODS模型犬的心室肌中MMP-9和TIMP-1以及miRNAs的亚型是否参与了脓毒症致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发生;是否有脓毒症心肌病(Septic cardiomyopathy,SC)的发生。通过对模型犬的左心室肌进行光镜与电镜检查,进一步发现脓毒症致MODS模型犬发生心力衰竭时左心室肌以及肾脏、肝脏组织的微观以及超微观结构。选取雌雄不限的比格犬,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健康比格犬仅用基础麻醉,以及进行器官支持治疗,除此之外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健康比格犬待基础麻醉后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后进行失血,从而形成“二次打击”,制备MODS模型,随时间点的不同监测比格犬的生命体征以及评价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变化趋势。本实验采用的方法为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通过以上两种方法测定MMP-9、TIMP-1的m RAN和蛋白的表达;以及通过Real-time PCR的方法测定miRNAs的亚型(miRNA-1、miRNA-133、miRNA-21、miRNA-29、miRNA-208、miRNA-499)的表达。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两组模型犬左心室肌微观和超微观结构的改变。结果:实验组犬的一般生命体征明显劣于对照组。随时间点的不同,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平均动脉压均较对照组低;实验组心率均较对照组高;实验组体温均较对照组高;实验组的尿量均较对照组低;氧分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室相关检测指标随时间点也出现了不同的改变。随时间点的不同,实验组同型半胱氨酸均较对照组高;实验组肌酐、尿素氮均较对照组高;实验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均较对照组高。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犬左心室肌细胞中的MMP-9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同时其组织抑制剂TIMP-1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Mi RNA-1、miRNA-133、miRNA-21、miRNA-29、miRNA-208、miRNA-499在犬的左心室肌细胞中均有表达;实验组犬左心室肌中miRNA-21的表达水平(2.21±0.4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然而,其余5种亚型(miRNA-1、miRNA-133、miRNA-29、miRNA-208、miRNA-499)虽有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模型犬的左心室肌进行光镜以及电镜检查从而观察细胞的微观结构。光镜下:实验组犬的心肌结构呈缺血缺氧样损伤的表现,心肌细胞排列杂乱。电镜下:实验组犬的心肌细胞排列杂乱,心肌细胞肌束部分呈现断裂现象,肌节中标志性结构Z线和M线模糊;线粒体呈现变形、膜损伤表现,密度降低,线粒体嵴呈现部分不完整,线粒体水肿,有自噬溶酶体,甚至部分线粒体能够形成少量空泡,空泡线粒体在细胞内呈现散在分布现象。结论:通过静脉注射内毒素+失血从而对犬形成“二次打击”,采用这种方法可成功构建脓毒症致MODS犬模型。造模后监测犬的生命体征,发现实验组较对照组模型犬的生命体征随时间点明显恶化,实验室指标也明显恶化。MMP-9和抑制剂TIMP-1的m RNA表达及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和miRNA-21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参与了脓毒症致心力衰竭的发生。通过光镜以及电镜对犬的微观和超微观结构进行观察,我们发现,脓毒症致心力衰竭发生时实验组模型犬的心肌、肾脏、肝脏均发生了急性缺血缺氧样改变,尤以心脏和肾脏的损伤最重。并且通过超微观结构我们还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线粒体自噬和线粒体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