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临床上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已经成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标准治疗方案。在免疫化疗过程中,T细胞免疫特征及免疫检查点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DLBCL相关CD8+T细胞中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和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 3,LAG-3)对治疗的潜在影响,筛选与免疫治疗相关的DLBCL预后关键基因。进而为DLBCL免疫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方法:第一部分:收集39例接受一线化疗药物治疗的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的DLBCL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人群的静脉血样本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含量,细胞因子的水平以及PD-1和LAG-3表达。通过磁珠分选治疗前后的DLBCL患者和健康人群静脉血中的CD8+T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阻断PD-1和LAG-3表达,检测细胞因子的产生水平。第二部分: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下载DLBCL相关的数据集GSE83632,GSE31312和GSE87371,获取基因表达谱数据。通过差异表达分析识别GSE83632中DLBCL和对照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Cox回归分析鉴定GSE31312和GSE87371中显著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基因。通过交集分析获取三组基因的交集,即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分析识别交集基因的生物功能和信号通路。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中识别连接度最大的前10个基因作为核心基因,并利用Cox回归分析评价核心基因对预后的预测作用。通过CIBERSORT算法鉴定DLBCL和对照之间差异浸润的免疫细胞,并在TCGA数据库中分析PD-1和LAG-3在DLBCL中的异常表达。利用相关性分析鉴定与免疫细胞和免疫检查点相关性最大的核心基因为关键基因。第三部分:采用q RT-PCR的实验方法检测治疗前后DLBCL患者和健康人群中核心基因的差异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的实验方法检测三组人群中免疫细胞的差异。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三组人群中SMURF2,LAG-3和PD-1的蛋白表达。利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将pc DNA3.1-空载和pc DNA3.1-SMURF2质粒转染进SU-DHL-8细胞后培养。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空白细胞,空载细胞和过表达SMURF2细胞的增殖,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三组细胞的凋亡。通过磁珠分选治疗后DLBCL患者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并和三组细胞共培养。检测共培养体系中PD-1和LAG-3的表达。结果:第一部分:(1)本研究中DLBCL患者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59.8岁,处于IV期的DLBCL患者达到69.2%。患者接受化疗药物治疗三个疗程后达到完全缓解(CR)的比例为51.3%,六个疗程后的CR比例为64.1%。在比较DLBCL患者治疗前后的T细胞比例变化发现,与未治疗的DLBCL患者相比,治疗后DLBCL患者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比例逐渐增加。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DLBCL患者外周血中Th2和Th17细胞逐渐增多,Th1细胞比例逐渐下降,Treg细胞也逐渐增加。相对应的细胞因子水平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2)在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中PD-1(+),LAG-3(+),或者PD-1(+)LAG-3(+)在一线治疗后均比未治疗的DLBCL患者的水平显著降低。在分选的CD8+T细胞中阻断PD-1和LAG-3的表达会显著改变细胞因子产生。第二部分:(1)在11330个差异表达基因中鉴定出1515个交集基因显著影响DLBCL患者的预后。富集分析发现交集基因显著富集于蛋白质泛素化修饰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通过PPI网络识别了10个核心基因,包括在DLBCL中上调表达的UBE2E1、SKP1、UBE2D1和UBC,以及下调表达的DYNC1H1、UBR4、EP300、TP53、SMURF2和WWP1。基于核心基因,Cox回归分析以风险评分的中位数将DLBCL样本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高风险组的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低风险组,且中位风险评分对DLBCL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2)通过CIBERSORT识别出在DLBCL和对照之间差异浸润的免疫细胞,而PD-1和LAG-3在DLBCL中高表达。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MURF2与LAG-3和PD-1显著负相关性最高而被鉴定为关键基因。SMURF2低表达时,DLBCL患者的OS差。第三部分:(1)q RT-PCR检测结果显示核心基因在DLBCL和对照之间显著差异表达,且在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表达发生改变。流式细胞术验证了中性粒细胞,NK细胞以及Treg细胞在DLBCL和对照之间的差异浸润,并与治疗相关。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SMURF2在DLBCL患者中的低表达,以及LAG-3和PD-1的高表达,三者的表达情况均在治疗后得到改变。(2)通过转染试剂,成功将空载质粒以及SMURF2过表达质粒转染进SU-DHL-8细胞,并顺利过表达SMURF2蛋白。在SMURF2过表达后,SU-DHL-8细胞的增殖水平下降而凋亡水平增强,以及LAG-3和PD-1表达水平的下降。与治疗后患者的CD4+T细胞或CD8+T细胞共培养后,LAG-3和PD-1的下降水平更加明显。结论:(1)一线治疗对DLBCL患者的总体恢复具有积极作用。治疗后的DLBCL患者的CD4+T和CD8+T细胞比例增加,伴随着Th2,Th17以及Treg细胞亚型优势。另外,一线治疗后CD4+T和CD8+T细胞表面的PD-1和LAG-3表达降低,提示疗效可能与免疫检查点有关。(2)通过公共数据库中DLBCL样本的测序数据,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结果提示,泛素化修饰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可能是DLBCL相关的分子失调机制,为探讨DLBCL的生物功能变化奠定理论基础。另外,DLBCL患者中发现大量的免疫细胞浸润异常,在鉴定的核心基因中识别出SMURF2与免疫检查点LAG-3和PD-1的负相关性最高。随着更加深入的研究,SMURF2可能成为DLBCL患者新的预后预测指标。(3)通过分子实验验证了DLBCL患者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样本中核心基因的差异表达以及免疫细胞的差异浸润,同时验证了SMURF2、LAG-3和PD-1的差异表达。转染SMURF2过表达质粒后的SU-DHL-8细胞SMURF2的表达增加。过表达SMURF2明显抑制了SU-DHL-8细胞的增殖,促进了细胞的凋亡,降低了LAG-3和PD-1的表达。并为CD4+T细胞或CD8+T细胞的免疫功能提供辅助作用。高表达SMURF2在DLBCL中充当抑癌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