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衍生物DHA27的抗菌增敏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遵义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r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青蒿素衍生物DHA27联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妥布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增敏作用。方法:一、DHA27联合多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发挥抗菌增敏作用的研究1.微孔二倍稀释法测定DHA27和临床常用多种抗菌药物对多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2.棋盘式微孔稀释法测定DHA27与多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对多种细菌的部分协同抑菌浓度(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3.DHA27与多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对细菌24 h生长曲线的影响。二、DHA27联合妥布霉素对亚致死剂量铜绿假单胞菌攻击脓毒症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1.选择铜绿假单胞菌攻击的脓毒症小鼠模型的菌株。测定DHA27和妥布霉素联合加药对细菌24h生长曲线的影响,选择发挥最佳协同抗菌作用的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株。2.亚致死剂量细菌攻击脓毒症小鼠模型的建立。尾静脉注射不同浓度PA16菌液(0.1 m L/20 g),正常给予食物和水,观察小鼠7天死亡率。3.DHA27联合妥布霉素对亚致死剂量细菌攻击小鼠脓毒症模型的保护作用。对亚致死剂量细菌攻击小鼠模型给予DHA27以及妥布霉素,细菌攻击24 h后取得小鼠血液、脾脏和肺脏进行细菌载荷量和ELISA法测定IL-1β和IFN-γ水平。4.DHA27在小鼠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三、DHA27联合妥布霉素发挥抗菌增敏作用的机制研究1.DHA27对药物在菌体内聚集的影响2.DHA27联合妥布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形态的影响3.DHA27对16Sr RNA甲基化转移酶m RNA表达的影响4.DHA27对氨基糖苷类钝化酶m RNA表达的影响5.DHA27对妥布霉素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一、DHA27联合多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发挥抗菌增敏作用的研究1.DHA27没有明显直接抗菌作用;根据2020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中对于不同细菌的抗菌药物试验结果,分别选择对细菌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进行后续协同抗菌实验研究。2.研究发现在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中DHA27分别联合妥布霉素和多粘菌素B具有协同抗菌作用;在肺炎克雷伯菌标准菌株中DHA27分别联合阿奇霉素和环丙沙星具有协同抗菌作用;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中DHA27联合苯唑西林具有协同抗菌作用。3.在上述具有协同抗菌作用的药物配伍中,发现DHA27联合多粘菌素B可以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长,DHA27联合环丙沙星可以抑制肺炎克雷伯菌生长;在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DHA27分别联合妥布霉素和阿奇霉素具有一定抗菌增敏的作用。二、DHA27联合妥布霉素对亚致死剂量铜绿假单胞菌攻击小鼠脓毒症模型的保护作用1.DHA27联合妥布霉素在PA16中可以最明显的增加妥布霉素对细菌的敏感性,进一步选择PA16临床菌株建立细菌攻击小鼠脓毒症模型。2.PA16细菌攻击浓度为3.0×10~8CFU/kg时,小鼠24 h内存活率为100%,便于接下来实验中能够在小鼠存活期间获得所需血液和脾肺标本以检测细菌载荷量及前炎症因子水平。3.DHA27联合妥布霉素可以降低小鼠脾肺中细菌载荷量,以及降低小鼠脾肺中IL-1β、IFN-γ水平。4.小鼠体内DHA27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时,根据体表面积换算到体外实验药物浓度后,发现并未达到体外实验中发挥抗菌增敏作用的DHA27浓度,发现较低浓度DHA27仍可发挥一定协同抗菌作用。三、DHA27联合妥布霉素发挥抗菌增敏作用的机制研究1.DHA27并未显著增加柔红霉素在铜绿假单胞菌菌体内聚集。2.DHA27联合妥布霉素加药组与妥布霉素组相比,DHA27联合加药并未对细菌菌体形态有明显破坏作用。3.DHA27联合妥布霉素发挥抗菌增敏作用与抑制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菌株中相应16Sr RNA甲基化酶m RNA的表达无关。4.DHA27联合妥布霉素发挥抗菌增敏作用与抑制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菌株中相应氨基糖苷钝化酶m RNA的表达相关,尤其与乙酰转移酶aac(3)-Ⅱm RNA表达密切相关。结论:1.DHA27联合妥布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抗菌增敏作用;2.DHA27联合妥布霉素可减少铜绿假单胞菌攻击的脓毒症模型小鼠脾脏、肺脏组织中细菌载荷量,并降低小鼠脾脏、肺脏组织中IL-1β和IFN-γ水平;3.DHA27的抗菌增敏作用与其抑制铜绿假单胞菌中氨基糖苷类钝化酶m RNA表达相关,尤其是与抑制乙酰转移酶aac(3)-Ⅱm RNA表达密切相关,而与破坏菌体形态、增加药物在菌体内积聚和抑制16Sr RNA甲基化酶m RNA的表达无关。
其他文献
药物抵抗是当前包括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内恶性肿瘤临床干预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研究显示微小RNA-7(miR-7)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是NSCLC的基因治疗潜在新靶点之一。然而,NSCLC是否存在对miR-7干预的抵抗现象仍未有研究报道。本研究中,我们拟观察人NSCLC细胞对miR-7干预的潜在抵抗现象,并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本课题研究内容包括三部分,分述如
学位
目的:探讨本地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延缓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揭示G+代表菌群(粪肠球菌及屎肠球菌)的耐药基因及毒力因子携带情况,解析耐药性及致病性的产生。方法:回顾性分析889例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收住的尿路感染患者年龄、性别、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的方法检测粪肠球菌及屎肠球菌的耐药基因与毒力因子携带
学位
微小RNA-7(miR-7)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是潜在治疗新靶点,但干预效应亟待改善。新近研究显示,间歇性禁食(IF)可改善包括化疗、免疫生物治疗等效应,然而,其是否可改善NSCLC的基因治疗效应还未有研究报道。本研究拟观察IF是否可增强miR-7对人NSCLC细胞生长的干预效应,并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本课题研究内容包括三部分,分述如下:目的:第一部分:通过克隆形成
学位
目的:验证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内存在多巴胺-β-羟化酶(DBH)阳性的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元,观察其在丛内的分布并阐明形态学特征;研究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内NE能神经元的化学神经解剖学特点及其与丛内不同类型神经元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为进一步阐明肌间神经元分类的神经解剖学基本问题和揭示其功能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借助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Western blotting、荧光原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经剑突下悬吊拉钩辅助胸腔镜前上纵隔肿瘤切除术通过抬高胸骨后空间经剑突下入路方式,在围手术期相关统计量方面较胸腔镜下经肋间入路是否有优势,并研究该手术方式的学习曲线,为该术式向临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21年8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就诊并诊断为前上纵隔肿瘤或占位的患者134例,其中行胸腔镜下经肋间前上纵隔肿瘤切除术的患者38例,行经剑突
学位
目的:通过筛选高效氯氰菊酯胁迫下冈田绕眼果蝇差异表达的CYP450基因,结合生物信息学和时空表达谱分析确定候选基因Pocyp4d46,观察Pocyp4d46基因参与冈田绕眼果蝇对高效氯氰菊酯的解毒作用,旨在为深入研究冈田绕眼果蝇的抗药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1.高效氯氰菊酯胁迫下冈田绕眼果蝇差异表达CYP450基因筛选:从差异转录组中筛选表达上调的CYP450基因进行PCR验证,并利用DNAMAN
学位
目的:研究铃蟾肽(Bombesin,BN)致小鼠瘙痒的作用特点,并探究其致瘙痒的中枢调控机制。方法:(1)予KM小鼠侧脑室注射BN后观察小鼠瘙痒的相关行为:梳理行为,抓挠行为,舔身体行为;(2)分别侧脑室注射(i.c.v)BN(0.04μg,0.4μg,4μg)及尾静脉注射BN后,观察和比较对BN诱发抓挠行为的影响;(3)观察皮下注射5μg/kg或50μg/kg抗瘙痒药物纳呋拉菲(nalfuraf
学位
目的:明确齐墩果酸(OA)所致肝细胞损伤对胆汁酸外排转运体的调控作用。方法:(1)分别提取C57BL/6J雄性野生型(WT)小鼠、FXR敲除(FXR-KO)小鼠和BSEP敲除(BSEP-KO)小鼠原代肝细胞,采用“三明治”培养法培养至第3天[1],给予OA的剂量为0,20,40,60,80,100μM,给药时间为2 d,通过MTT、LDH法检测原代肝细胞活力的影响。(2)提取雄性C57BL/6J小
学位
期刊
目的:通过观察转染PGRMC2过表达或干扰慢病毒载体后卵巢癌肿瘤细胞的体外生长、迁移能力,探讨PGRMC2表达水平是否对卵巢癌肿瘤细胞的体外生长、迁移产生影响。方法:1.将高表达PGRMC2的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分为三组:分别为含有PGRMC2干扰慢病毒载体的HO-8910-Si RNA实验组,含有空病毒载体的HO-8910-NC阴性对照组及不含慢病毒的HO-8910-Ctrl空白对照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