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油外交是指以国家为主导,石油企业及其他行为体共同参与,为制定外交政策和采取外交手段、维护国家石油利益、实现石油战略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外事活动。石油作为现代工业的血液,对人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很大。石油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石。非洲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三,被称为“第二个海湾地区”。如能利用外交手段确保从非洲获得稳定的石油供应,这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安全和国际地位的提高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经历了奠基、起步和成熟三个发展阶段后,中国在非洲的石油外交呈现出三个鲜明的特征:一是我国在非洲的石油外交是以良好的政治感情基础为保障;二是我国对非洲的石油外交始终坚持平等、合作、互利共赢这一基本原则和精神;三是在中非石油外交中,首脑频繁互访。通过五十多年的努力,中国通过首脑外交、人道主义援助以及中非石油贸易与合作三大途径开展的对非石油外交取得了重大成果,外交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在对非洲石油外交中采取的方针、政策与措施,既符合我国利益,又能促进非洲国家经济发展。但是,中国在非洲的石油外交仍然面临诸多困境。首先是西方大国在非洲将石油问题政治化,这导致中国与非洲产油国之间的矛盾和摩擦进一步加深;其次,我国能源事务管理会行政效率低下;再次,由于石油等能源外交对于中国来说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石油外交经验严重不足。面对上述种种困难,我们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首先,我们要积极处理与美国等西方大国的矛盾,加强对话,建立多层次的协调机制,营造良好的对非石油外交的政治局面;其次,要加强中非政治互信,争夺舆论话语权,提高宣传与报道的有效性,使非洲产油国对中国有个良好的大国形象;再次,我国要加快人事制度的改革,要成立相应的机构专门为石油外交服务;最后,我国还要借鉴美国等西方大国的石油外交经验,建立产油国与我国的相互依赖关系,从而获得稳定的石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