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预后分析的预测模型构建及长链非编码RNA-AHIF在胶质母细胞瘤放疗抵抗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123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胶质瘤预后分析及复发和生存模型的建立背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是胶质瘤,目前治疗原则为手术、术后放疗及辅助化疗。经过积极综合治疗后仍有患者复发甚至死亡,胶质母细胞瘤中位生存时间为14.6个月左右。目前,病理学检查为评估治疗反应的金标准,影像学评估依据神经肿瘤反应评价标准。影响胶质瘤复发与预后的因素较多,如:患者的年龄、一般状况、肿瘤的大小、肿瘤的病理级别及外科的手术切除范围等因素都有可能是导致患者复发或者死亡的原因。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准确评估胶质瘤患者复发及预后是个体化治疗的重点。人工智能领域一个重要的分支是机器学习,利用机器学习来构建模型是胶质瘤预测转化研究的热点。构建预测模型的参数很多,如放射组学、基因组学或临床信息等。目的:探讨胶质瘤的复发及生存的预后因素,并利用与疗效密切相关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相关信息,构建预测胶质瘤复发及患者生存的模型,用内部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度,对患者进行无创性的复发及生存预后判断。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270例胶质瘤综合治疗后的患者,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KPS、病理分级、肿瘤部位、手术方式、术后放疗时间、术后同步放化疗等资料,分析患者复发及生存结果。探讨胶质瘤综合治疗后影响复发及生存的原因,并筛选与疗效密切相关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相关信息,利用R语言的相关软件包构建logistic回归复发预测模型及COX回归生存预测模型,并用内部数据进行验证。结果:270例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79%,2年生存率为55%,3年生存率为4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20个月,中位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30个月。Kaplan-Meier分析显示影响患者OS的因素有:KPS评分(P=0.012)、病理分级(P<0.001)和手术切除程度(P<0.001);多因素分析提示影响患者OS的因素有:KPS(P=0.002)、病理分级(P<0.001)和手术切除程度(P<0.001)。利用临床信息成功构建逻辑回归预测肿瘤复发模型,逻辑回归模型预测复发风险的特异性为84.6%、灵敏性为77%、准确率(AUC)为87.7%。同样,利用临床信息成功构建了 Cox回归预测胶质瘤生存模型。模型显示影响生存的关键因素为病理分级及肿瘤是否复发,Cox回归预测胶质瘤5年生存率模型的C-index值为0.86。预测复发及生存的模型在内部验证中表现良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结论:患者一般状况好,病理级别低,手术切除程度高局部复发较晚,生存预后好。利用临床信息构建预测肿瘤复发模型及预测胶质瘤生存模型,构建模型准确度高,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 在内部验证中表现良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第二部分 胶质母细胞瘤的复发因素分析背景:本文的第一部分结论提示肿瘤病理分级不仅仅是患者预后评估因素,同时还是复发及生存的预测因素。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属于WHO Ⅳ级的胶质瘤,GBM浸润性生长且与正常脑组织边界不清晰,几乎所有的GBM患者在经过综合治疗后都会复发,甚至死亡。但由于GBM的高度异质性,患者复发的时间差异较大。究竟是哪些因素决定了 GBM的复发?如何预防复发和延长GBM的复发时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目的:探讨胶质母细胞瘤的复发相关因素:KPS评分,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手术切除程度,术后的放化疗,辅助化疗周期,基因状态,放疗敏感性;在临床信息的因素上,联合影像,基因信息,以期构建更加完善的GBM复发模型,进一步精准预测GBM复发时间,为GBM综合治疗后的复发预测、及时治疗及生存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对176例胶质母细胞瘤综合治疗后复发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如年龄、性别、KPS、肿瘤部位、是否侵犯脑室、肿瘤大小、术后放疗时间、放疗敏感性,手术方式及是否术后同步放化疗,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1),0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对上述因数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在临床病理的因素上,联合影像,基因信息构建复发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提示,与复发时间无关的因素有:年龄、性别、KPS评分、肿瘤部位、增强特征、肿瘤直径、肿瘤体积、术后放疗时间、同期放化疗、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周期(P>0.05)。与复发时间相关的因素有:手术切除程度、肿瘤放疗敏感性、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侵犯、IDH1 状态、TERT C228T状态、GFAP表达情况(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手术切除范围、肿瘤放疗敏感性、SVZ侵犯、TERTC228T突变这4个因素是影响GBM复发的独立因素。柱状图展示对GBM复发影响贡献度排序,前9个因素为IDH1突变,放射治疗间隔时间,年龄,肿瘤直径,KPS评分,肿瘤体积,MRI影像是否见强化。对各因素进行复发及非复发的分类,从分类效果判断,复发及非复发混杂在一起,区分度较差,构建模型困难。结论:肿瘤部分切除、SVZ侵犯、IDH1野生型、TERTC228T突变、GFAP阳性及放疗抵抗的患者复发时间较短。影响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复发时间的关键因素是手术切除范围、肿瘤侵犯SVZ、TERTC228T状态及放疗敏感性。联合临床参数,基因组学及放射组学等信息无法成功构建复发预测模型。第三部分AHIF在胶质母细胞瘤放疗抵抗中的作用研究背景:本文第二部分结果提示,放疗抵抗是胶质母细胞瘤放疗后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放疗不敏感的GBM中位复发时间为6个月,而放疗敏感的中位复发时间为1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阐明GBM的放疗抵抗机制,增加放射治疗的敏感性,对于提高GBM患者的总体生存期具有重要的意义。有证据表明,一些lncRNA在肿瘤放疗后的复发或进展中起作用,采用基因表达谱数据动态分析(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行生信分析发现,低氧诱导因子 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在胶质瘤显著高表达,反义缺氧诱导因子(antisense hypoxia induciblefactor,AHIF)是HIF-lα基因的反义链,可能与放疗抵抗相关。尽管已有部分文献阐述了 AHIF在肿瘤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但是,有关AHIF在胶质母细胞瘤放疗抵抗的作用机制研究,迄今很少。目的:在细胞、裸鼠活体水平研究AHIF与胶质母细胞瘤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采用U87-MG和T98G GBM这二种GBM细胞株,分为对照组和辐照组,检测AHIF的表达;构建敲低AHIF稳转细胞株,通过细胞增殖、凋亡相关实验,以及胶质瘤原位模型,研究AHIF在胶质瘤放疗抵抗中的可能作用。结果: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87-MG和T98G经辐照后,AHIF基因表达上调,敲低AHIF后,细胞集落数量和大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胶质瘤颅内荷瘤小鼠模型获得了一致的结果,AHIF敲低组小鼠的存活率更高。鉴此,敲低AHIF基因提高了 GBM的体内外放射敏感性。结论:胶质母细胞瘤经辐照之后,不论是在体内还是在体外实验中都存在长链非编码RNA-AHIF的表达增加;敲除该基因增加放疗敏感性。
其他文献
氢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和能源载体,但目前氢气的来源依旧是通过稀缺的,释放CO2污染的化石燃料生产,因此,开发新的、可持续的制氢方法是一项重大的科学挑战。生产可再生氢气的一种有效方法是通过电化学分解水,将H2O转化为H2和O2。为了使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必须开发高效、低成本、稳定和可扩展的电化学水分解催化材料。其中,构建具有丰富活性中心和低能量势垒的高活性催化剂,是需要克服的重要障碍。近年来,二硫
学位
如今,器件正向着高速、低功耗、高密度和高集成的方向发展。高密度和高集成要求器件的尺寸越来越小,高速和低功耗则对器件的开关速度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器件尺寸持续缩小至理论极限,短沟道效应使得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器件性能急剧退化,给纳米及以下尺度器件的高速和低功耗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掺杂是传统器件中进行性能调控最常用的手段,随着器件尺寸的减小,栅氧化层越来越薄,电场强度越来越大,掺杂调控已不
学位
随着现代消费端电子设备的飞速发展,下一代可穿戴和便携式电子产品已经逐渐成为消费主流。为了应对不同环境的使用需求,发展出具有优异的柔性、高能量密度、安全性能的能量存储设备变得尤为重要,其中,柔性锌空电池具有独特的半开放体系,工作时在阴极消耗氧气,表现出比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更高的理论能量密度(6136Wh L-1基于Zn)。此外,由于锌金属在地球上储量丰富、且具有环境友好和安全性能高等优点,在下一代便携
学位
石墨烯自2004年被发现以来,一直是科学界关注的主要材料,这是因为石墨烯具有独特的性质以及广泛的应用。它是碳的同素异形体,呈六边形网状结构,每一个碳原子都以sp2方式杂化。由于石墨烯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因此被认为是现代科学中新兴的二维(2D)材料。这些性质包括:优异的载流子迁移率、导热性、机械和化学稳定性,以及非常稳定的单原子薄层。此外,石墨烯具有柔韧性、透明和不透水性。这些特性导致石墨烯在电子学
学位
第一部分MALA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目的:本研究验证MALA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ALAT1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MALAT1能否作为胃癌诊断的生物学指标和治疗的潜在靶点。方法:(1)采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GEPIA)分析MALAT1在胃癌和正常组织中表达差异。(2)qRT-PCR检测57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ALAT1的表达水平。(3)qRT-PCR检
学位
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癌症的精确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磁共振成像可以不受组织穿透深度限制提供高空间分辨率的肿瘤解剖学结构和病理信息,在癌症的精确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磁共振成像依据水分子产生信号,导致某些组织成像对比度不够,需要使用造影剂辅助成像。目前临床使用的造影剂主要是钆基小分子螯合物,将Gd(Ⅲ)螯合在配体结构中,降低毒性,但也阻碍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导致弛豫
学位
钾离子电池具有与锂离子电池相似的工作原理,突出的成本优势(包括电极材料、集流体、电解质),以及钾在有机电解液中较高的离子迁移率,近年来受到广泛研究。然而,钾离子较大的尺寸所导致的反应动力学迟滞以及在嵌入/脱出体相电极材料时所引发的体积效应等问题,制约了负极的容量发挥,从而限制钾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负极材料的理性选择和控制制备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首选策略。碳材料由于具有低成本、高安全性、高导电性、高导
学位
人类社会随工业化进程在不断发展,但能源供给仍大量依赖于化石燃料,导致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然而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导致其转化的电能难以消纳。通过电化学方法将清洁的电能转化为易于存储的化学能,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以及化学品绿色高效合成的理想途径之一。其中,电催化水分解制备高纯氢气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储能方式,因其以储量丰富的水为原料,同时以高能量密度
学位
目的:肾母细胞瘤是小儿外科临床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占儿童肾肿瘤的90%,高危患者无事件生存率仍然较低,且治疗晚期效应风险增加。但肾母细胞瘤形成的分子机制不明,相关易感基因已报道40余种。癌细胞的其中一个标志是表观基因沉默。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是两种目前研究较重要的表观遗传变化。组蛋白去乙酰化酶5(HDAC5)是组蛋白去乙酰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s)家族中Ⅱα类
学位
多铁材料是一种同时具有铁磁性、铁弹性和铁电性的新型量子功能材料。这类材料不仅具有丰富的物理性质,而且在低功耗器件中具有广阔的前景。近年来,在多铁性氧化物材料中,掺杂Sc的M型钡铁氧体(BaFe12-xScxO19,x≥0.5)由于其非线性锥型磁结构,从而具有磁结构诱导的电极化,成为第二类多铁材料而被广泛关注。对于单晶块材BaFe12-xScxO19,其锥型磁结构转变温度(Tcone)能够达到370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