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从一般人口学特征、家族史、怀孕分娩情况、行为习惯及孕期精神状况等方面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与正常孕妇的差异。2.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孕妇、配偶及其胎儿与正常孕妇及其胎儿的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多态性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I/D多态性的分布情况。3.分别采用病例-母子对照及病例-父母对照研究设计,探讨母亲和胎儿AGTM235T、ACE I/D基因多态性、二者不匹配及其交互作用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联性。方法:1.收集2008年1月到2010年10月期间在河南省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及对照各170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孕妇的一般人口学信息、疾病的家族史、怀孕分娩情况、行为习惯及孕期精神状况等方面的资料。2.采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对照孕妇的外周静脉血样及各自分娩的脐静脉血样,病例配偶的外周静脉血样。采用PCR-RFLP、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对样本的AGT M235T及ACE I/D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3.分别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及对数线性模型分析病例-母子对照及病例-父母对照研究设计数据,探讨母体、胎儿的AGT M235T、ACE I/D基因多态性及二者间的交互作用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联性。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文化程度较低,大部分居住在农村。病例组及其配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家族史比例高于对照组及其配偶,病例组及其配偶的高血压家族史及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和其配偶。病例组孕前BMI及孕期BMI增长值大于对照组,而孕周偏小,胎儿出生体重偏低。病例组孕期吸烟比例低于对照组,然其配偶吸烟比例高于对照组配偶。病例组孕期总体精神状况较愉快的比例低于对照组。2.两组孕妇的AGT M235T、ACE I/D及胎儿ACE I/D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无统计学差异,仅发现病例组合对照组胎儿的AGT M235T基因型分布存在差异(P=0.001)。3.病例-母子对照研究及病例-父母对照研究分析中均未发现母亲、胎儿ACE基因I/D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存在统计学关联,未发现母亲-胎儿基因型不匹配及二者间交互作用与疾病相关。未发现母亲AGT基因M235T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相关,胎儿基因型为TT的孕妇与胎儿基因型为MM的孕妇相比,其发病风险为0.69(95%CI:0.48-0.99),胎儿基因型为TT型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保护因素。未发现母体-胎儿AGT基因M235T多态性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1.本研究发现两组孕妇的职业、文化水平、肥胖状况、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吸烟及家族史等方面存在差异。2.两组孕妇AGT M235T、ACE I/D及胎儿的ACE I/D基因分布无统计学差异,但胎儿AGT M235T基因分布明显不同。3.未发现孕妇的AGT M235T和ACE I/D及胎儿ACE I/D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胎儿AGT M235T基因型为TT的孕妇发病风险低于胎儿基因型为MM的孕妇。母体、胎儿的基因间无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