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伴随着农业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耕地处于长期高强度、超负荷的使用,使得土壤肥力和耕地质量严重退化、生态环境质量安全遭受较高的破坏,并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和公共安全健康问题。目前,土壤肥力指标多为单一尺度下的研究,且不同部门和时期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也有所差异,为了更好地服务耕地质量评价和揭示土壤肥力指标在时空上的变异规律。本文以旱作区典型县域平谷区为研究区域,以不同采样密度下的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农业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耕地处于长期高强度、超负荷的使用,使得土壤肥力和耕地质量严重退化、生态环境质量安全遭受较高的破坏,并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和公共安全健康问题。目前,土壤肥力指标多为单一尺度下的研究,且不同部门和时期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也有所差异,为了更好地服务耕地质量评价和揭示土壤肥力指标在时空上的变异规律。本文以旱作区典型县域平谷区为研究区域,以不同采样密度下的土壤肥力指标空间变异的半方差函数模型为依据,建立套合模型,并基于套合模型探究研究区土壤肥力指标的时空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同时结合耕地质量评价已有研究和不足,从评价因子选择、因子权重和隶属度确定、耕地质量等级划分等方面建立县域尺度下的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方法体系,对研究区耕地质量进行评价并建立系统实现自动化评价。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在不同采样密度下,土壤有机质的平均值介于17.31~21.72g/kg之间,土壤全氮的平均值介于1.21~1.52g/kg之间,土壤有效磷的平均值介于94.56~150.17mg/kg之间,土壤速效钾的平均值介于212.88~310.42mg/kg之间。综合RMSE、R2和PE来看,套合模型法要优于普通插值方法,土壤速效钾预测适合在小尺度采样密度下,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预测在中尺度采样密度最优。同时在制定实际的采样方案前,应充分掌握各指标变异特征,应用历史数据并结合各指标预测精度和预测效率进行采样方案的制定。(2)2008年~2018年的10年间,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值增长了 74.59mg/kg,增长幅度最大为313.01%,其次是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平均值增长了 0.48g/kg和111.68mg/kg,增加幅度分别为65.75%和60.74%;而土壤有机质增长幅度最小为43.94%,含量平均值增长了 5.22g/kg。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和海拔高程均显著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性值分别为0.026、0.004、0.046,其中海拔高程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呈极显著趋势;土壤类型和海拔高程均显著影响土壤全氮含量,显著性值分别为0.003、0.038,其中海拔高程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呈极显著趋势,仅海拔高程显著影响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性值分别为0.044;三种影响因子对速效钾无显著性。(3)通过耕地质量等级验证,最终得出研究区平均耕地质量等级为3.43。其中,全区绝大多数耕地质量等级在六等及以上,占研究区总耕地面积的94.34%,耕地质量等级在七等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以及东部部分区域,耕地面积占比不足2%。通过产量验证,评定的实证区耕地质量等级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建立的评价方法体系能够基本反映耕地质量水平。基于GIS开发了平谷区耕地质量数据库,开发多功能耦合的无缝衔接的县域耕地质量调查评价系统,使系统可以实现基础数据库管理、查询和动态更新,耕地质量评价、耕地信息空间预测等功能。图[48]表[30]参[78]
其他文献
移动机器人因自动化、智能化而广泛应用于工业、服务、物流等领域。实现移动机器人自动化、智能化的关键在于定位技术,如何实现定位算法的高精度、良好的实时性、高鲁棒性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正追求的目标。论文选题来源于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复杂作业环境下重载铸造机器人研制”(项目号为16030901012)。本论文针对机器人定位技术展开了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一种改进的双目视觉里程计算法和一种视觉-惯导融合定位算法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各种实时系统的流数据处理需求越来越多,大部分的流数据处理可以抽象为事件流的处理,从而使得流数据查询可以抽象为复杂事件查询。发展描述能力强的复杂事件查询技术,提高事件查询效率算法是解决大数据时代数据处理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优化方案应运而生,以提高对复杂事件的查询效率。本文假设与事件相关的业务流程由过程模型来表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查询优化规则及算法。
淮南矿区大部分煤层属于单煤层,工作面开采多为初次采动,对于初次采动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的研究已趋于成熟,而关于重复采动地表变形、覆岩位移和应力演化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重复采动地表变形相比初次采动更加剧烈。研究重复采动条件下地表产生的裂缝的发育规律,可以丰富淮南矿区重复采动地表变形规律;研究工作面采宽、采厚的设计以实现减小覆岩运动剧烈程度,对类似地质采矿条件下重复采动工作面尺寸设计具有一定参考意义。结
经过长期的煤炭开采,煤炭的伴生产物煤矸石已经成为储量较大的工业固废,不仅侵占土地,还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但是,目前的煤矸石资源化利用还局限于做路基、制砖等低值的方式。有许多学者致力于煤矸石在陶瓷制备方面的研究,但是受到煤矸石中杂质的影响,样品的性能等都不够理想。本文首先以煤矸石和煤泥等固废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多孔陶瓷,研究了玻璃粉作为添加剂对样品力学性能、孔结构等方面的影响。其次,用熔盐法制
水泥土因施工方便、成本低及振动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地基处理、路基加固以及斜坡支护等领域。鉴于纯水泥土强度不足和耐久性差,同时为减少水泥使用,本文采用偏高岭土等量替代部分水泥,并在碱激发作用下改善其力学和耐久性能。首先对不同偏高岭土和氢氧化钠掺量下的水泥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偏高岭土和氢氧化钠的较优掺量;然后在偏高岭土和氢氧化钠较优掺量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侵蚀下冻融循环和干湿循
随着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等手持式图像采集设备的普及,人们对于高信息量图像的需求与日俱增。在光学成像领域,高信息量和高分辨率一直是互相制约的因素。图像拼接技术在保持图像较高分辨率的同时能够扩大视野,实现图像的信息整合。在图像拼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是图像配准。本文基于SIFT特征提取算法,从改进特征提取算法和提高拼接精度两方面入手,对不同情况下图像的配准和拼接进行深入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为提升S
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煤炭资源,但是我国独特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对煤炭资源的开采有很大的影响,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系列的水害事故。矿井水害已经成为影响煤矿开采的主要灾害之一。尤其是在我国华北和华东地区,很多煤层之上都覆盖着新生界松散层,在新生界松散层底部普遍存在着一层承压含水层,一般称为“底含”或“四含”。该含水层成分主要是砂土、砂砾,渗透性好,且非胶结,大多数直接发育在煤系地层顶部,对煤
目的:发育期尼古丁暴露与许多子代发育不良有关。小胶质细胞在脑发育的整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尚不清楚尼古丁在神经发生过程中对小胶质细胞的发育有着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进而对神经干细胞的发育又会产生何种作用?本研究拟通过建立母亲尼古丁暴露小鼠模型,从个体、组织及分子水平,探讨母亲尼古丁暴露对子代海马小胶质细胞极化、神经干细胞发育、及小鼠神经发育的影响及机制。为育龄期女性戒烟和尼古丁发育毒性提供科学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预测预警能力,本文基于聚类与分类算法,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煤矿生产过程中记录的文本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合实际经验与理论研究,对煤矿文本数据进行综合地、系统地分析,从而达到提升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能力的目的。本文以煤矿瓦斯事故案例文本作为语料数据,针对煤矿开采过程中记录的大量文本数据,首先进行了文本预处理操作,包括数据清洗、中文分词、词性标注、词转向量等,在分词部分对比分
深厚冲积层冻结法凿井多采用多圈孔冻结方式,在冻结壁形成过程中伴随着冻胀效应,明显改变了原始应力状态,产生原始冻胀力;在井筒开挖卸载后,导致冻结壁向内变形。当冻结壁的应力变形达到较大时,对冻结壁稳定性和冻结管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本文以丁集煤矿第二副井冻结法凿井工程为背景,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深厚冲积层在原始冻胀和开挖卸载条件下的冻结壁应力变形特性开展研究。首先,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