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英词典编纂自晚清以来经历了辉煌的历史。尽管多年来出版了许多汉英词典,但仍缺乏为中国英语学习者设计的汉英学习词典。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在汉英词典的市场中占很大比重。然而通用型汉英词典无法充分满足他们学习和使用英语的需求。因此,有必要为中国英语学习者编纂汉英学习词典。参见系统在词典中扮演多种角色,例如减少重复处理词条以节省空间,定位词典信息以增强其检索功能或把词典的词项联系起来。大多数汉英词典中的参见系统不尽如人意,无法满足英语学习者的需要。一本成功的汉英学习词典的编纂需要一个完善严密的参见系统。然而少有研究者探讨汉英学习词典的参见。他们仅指出设立参见的必要性,而非对构建参见的方法详细描述,因而本文作者的目标在于为汉英学习词典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参见系统,以期为同类词典处理参见提供建议。为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试图探讨以下问题:(1)参见系统与关联理论,参见系统与心理词库的关系是什么?(2)四本内向型汉英词典及《现代汉语学习词典》如何处理参见?(3)内向型汉英学习词典参见的功能和特点是什么?(4)内向型汉英学习词典设立参见的标准有哪些?(5)内向型汉英学习词典中哪些词语需要设立参见,参见的类型和符号是什么?本文的研究基于关联理论和心理词库。笔者尝试探索参见系统和二者的关系。它们能为汉英学习词典设立参见提供指导。由于目前尚没有内向型汉英学习词典出版,笔者选择了四本内向型汉英词典作为参考。采用了词典文本比较的方法,对《汉英词典》(第三版缩印本)、《汉英大词典》(第三版)、《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缩印本)和《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第二版缩印本)中的参见系统进行比较。为了收集与参见有关的数据并建立参见的语料库,笔者研究了四本汉英词典中以字母B开头的词目,分析了四本词典B字部共同收录的1032个词目。此外,还对《现代汉语学习词典》中的参见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汉英学习词典提供指导。基于定量和定性研究,本文的主要发现概括如下:第一,四本内向型汉英词典缺乏完善的参见系统。这四本词典重视词目词参见的处理,提供了语音参见、词形参见、语义参见、语法参见和文化参见来描述词典的词汇关系。这几本词典未提供语用参见。此外,忽视了一些必要的英语对等词参见的设置。词典的信息,特别是外部材料中的信息,未被充分利用以作为参见的素材。尽管四本汉英词典表征参见的显性或隐性的符号不够完善,但对汉英学习词典的参见具有启发性,例如图表和插图的使用。《现代汉语学习词典》采用了多种方式来设立参见,比如提示和专栏。这对汉英学习词典的处理有启示作用。第二,关联理论与心理词库理论能为内向型汉英学习词典参见系统的设立提供指导方针。汉英学习词典的参见应具有最大关联。汉语词目词的参见应遵循母语为汉语者理想的心理词库,这样参见是最相关的。英语对等词的参见应遵循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心理词库,这样参见是最相关的。另外,参见的表征应尽可能清晰。用于指示一种词汇关系的符号或标志应当一致。第三,根据理论框架和词典文本比较,笔者尝试描述汉英学习词典参见的特征,提出构建汉英学习词典参见系统的标准,即系统性、代表性和清晰性。并且提出了构建汉英学习词典参见的初步模型。此模型描述了汉英学习词典应设参见的词汇、参见的类型及其符号。此模型关注汉语词目词和英语对等词的参见。倘若参见能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的理解和产出,这样的参见应当设立。此外,本文提供了参见的示例。本文有几点启示:首先,本研究基于关联理论与心理词库的结合,可为构建参见系统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本研究是根据四本内向型汉英词典和《现代汉语学习词典》收集的数据进行的。通过数据分析,这些词典参见系统的真实情况得以展现,有助于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为汉英学习词典提供建议。再者,本文提出了指导汉英学习词典参见系统构建的标准和初步模型,回答了应设参见的词汇、设立参见的类型及参见的表征方式。这对汉英学习词典的编者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