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及其学理反思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ong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是从现实出发,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新任务。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社会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人与人及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及人自身的和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条件,社会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和谐是主要内容。   构建和谐社会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进行。“民主法治”要求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公平正义”要求弘扬社会正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分配制度、保障制度,让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诚信友爱”要求加强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建设,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充满活力”要求调动人的积极性,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制度体系和创业机制。“安定有序”要求健全组织机制,完善社会管理,从而使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维护自然的平衡,要通过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人类社会的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和谐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六个方面的总要求体现了社会有机体的思想,它们彼此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以人的实践活动为核心,以实践中的人为根本而建立起来并不断发展的社会系统。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自从十八大以来,廉政建设始终是一个热点话题,不过遗憾的是乡镇公务员廉政建设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然而乡镇公务员的清正廉洁往往是执政稳定的基石所在,因此关于乡镇公务员廉政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尤其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给农民工问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农民工的失业问题非常严重。本论文主
新民主主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政权从无到有,政权建设思想不断发展与成熟的历史阶段。分析和梳理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建设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政权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正是在延安时期的思考与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完全适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道路。刘少奇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大学生生命关怀需要以既有的生命关怀理论和实践为基础,结合当代大学生群体特征,形成大学生生命关怀理论,通过大学生生命关怀实践更好的展开对大学生群体的生命关怀。在理论层面
党的制度建设,尤其是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方面。发展党内民主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关键。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