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达默尔解释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探析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nling100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1900-2002)是现代举世闻名的解释学大家,其创立的哲学解释学是当今世界哲学研究中的显学。而对于哲学解释学与辩证法关系的研究是研究解释学的一个重要方向,伽达默尔曾经明确地提出要在解释学中恢复辩证法,这主要恢复的乃是辩证法原初意义上的对话性。回顾西方哲学史,辩证法在原初意义上与人的生活实践相关的对话属性被理性的独白所代替,逐渐演变为一种纯思维的概念辩证法,一种陈述性的、抽象性的思辨游戏。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回归生活世界,重拾辩证法的对话属性,而这种对话是一种包含差异性视域的你问我答式的问答辩证法。对话性是伽达默尔解释学最本质的特征,贯穿于整个伽达默尔解释学中。可以说,伽达默尔解释学与辩证法关系的问题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因为认识到哲学解释学中蕴含的辩证法思想,有助于我们精准把握哲学解释学的理论特质,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哲学解释学基本理论观点的认识,有助于丰富发展解释学与辩证法,有助于推进实践哲学的复兴与发展。本文主要是探析伽达默尔解释学中蕴含的辩证法思想,并以此思想深化对哲学解释学的理解。论文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介绍本文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从哲学解释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出发探析其蕴含的辩证法思想,包括解释学循环中整体与部分的辩证、解释学经验中经验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的辩证、效果历史意识中差异与同一的矛盾辩证、视域融合中矛盾辩证法、理解语言性中对话辩证法等方面。第三章主要是从伽达默尔实践哲学的视角出发,从应用中普遍到特殊的辩证、辩证法与实践哲学的交融联系等方面进行探析。从第二、三两章的理论探析中笔者发现哲学解释学的基本观点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主要就是对话辩证法和矛盾辩证法思想,理解哲学解释学的基本观点,不能单纯地从某一方面去理解,而是要辩证地去理解。最后一章从理解的本体论角度、理解的历史性特征、理解的语言性特征方面对辩证法在伽达默尔解释学中的意义予以阐述,得出了辩证法思想能够促使我们精准把握哲学解释学理论特征的结论。再后从科学时代实践理性失落的时代问题中揭示对话辩证法对于接续并复兴发展实践哲学的意义,对话辩证法在实践哲学意义上具有深刻的教化作用,有助于在现实实践活动中启迪实践智慧。完整的伽达默尔解释学是包含着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的,可以说伽达默尔解释学是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统一,本文就是以完整的伽达默尔解释学为基本立足点进行辩证法思想的探析,研究结果表明伽达默尔解释学基本理论观点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主要是柏拉图的对话辩证法、黑格尔的矛盾辩证法思想,里面也闪烁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光辉。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柏拉图的对话辩证法、黑格尔的矛盾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在伽达默尔解释学中是相互交融的。可以说,伽达默尔解释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意蕴丰厚,促使哲学解释学理论观点较为系统成熟,也促使哲学解释学理论能够行稳致远。
其他文献
《晃来晃去的人》(1944)是美国作家索尔·贝娄创作的第一部小说。该日记体小说通过主人公约瑟夫之口描绘了美国大萧条时期美国犹太人的生存状况,主人公约瑟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位在美国等待参军的加拿大青年,他由于移民和犹太人的双重身份,参军日期被一再推迟,在等待参军的四个多月当中他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和所思所想。在他的内心独白中,可看出他一开始还较为满意自己在家等待参军的自由生活,后来多种身份
学位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网络空间日益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领域。在网络空间飞速发展的今天,海量的互联网信息内容使人们的交流、生活、语言表达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与此同时,各类违法违规信息也不断滋生,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困扰。因此,如何管理好互联网信息内容是政府作为行政机关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尤其是市级地方政府处于行政管理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做好这一级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研
学位
学位
道家哲学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与脉络,立足于对现实及自然世界的关注,老子、杨朱、庄子通过对“人”的不断反思推进着道家“人道”的构建。老子通过对“道”概括性的提炼与阐发,将人抬升至于天等同的地位,赋予人独立于世间的可能与本根上的保障;杨朱则立足于获得独立地位的人,以“贵己”之学完成了对人道具体内涵的开拓,即对自我本身的肯定;庄子对杨朱的人道之学进行了反思,指出以人为唯一立足点而导致与世界相背离的缺陷,提
学位
在语言哲学、分析哲学中,有关指称问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旷日持久、众说纷纭的指称理论讨论中,克里普克提出的指称理论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对传统的名称描述理论而言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他早期主要是研究模态逻辑,直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他的研究逐渐转向哲学。他提出的有关指称理论的观点也受其早期思想的研究。克里普克的观点与传统的哲学家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传统哲学家认为名称是具有含义的,名称与所
学位
卡尔·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写道“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马克斯·韦伯描写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合理化、理智化,尤其是将世界之迷魅加以祛除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的宿命,便是一切终极而崇高的价值,已自社会生活隐没,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一个超越世界,或者流于个人之间直接关系上的一种博爱。”两个时代的伟人,分别对于现代性给予了最具有代表性的诊断。现代犬儒主义深刻体现了现代性崇高神圣不断解构的特点,本文以
学位
作为近现代哲学史上重要人物之一的梁漱溟,青年时期便养成了好用心思,不愿做一个“自了汉”的人生态度。面对西学思潮的强势输入,梁漱溟反思中国文化自身的缺陷,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失调。失调的中国文化也失去了部分中国知识分子的支持,他们开始怀疑作为正统的儒学的价值体系,所以梁漱溟虽发愿要做一个佛教徒,此时也不得不暂时搁置自身的诉求,转向重构儒家价值体系、保存文化火种的努力。本文以梁漱溟的儒佛思想为
学位
20世纪是人类科学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科技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式。与此同时,生态危机愈演愈烈,人们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环境伦理学者开始了对环境伦理问题的研究以保护生态环境。罗尔斯顿作为环境伦理思想领域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丰富了生态伦理学的内涵。罗尔斯顿环境伦理思想的背景来源于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伦理学流派思想的启发。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运动在英国盛行,在环境
学位
本文介绍QY8911/T300叠层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吸胶材料吸树脂量的试验情况。对吸胶材料单位面积吸树脂量进行了分析,为QY8911/T300叠层复合材料成型中吸胶系统的设定提供了试验依据。
期刊
金庸小说是我国武侠小说的巅峰,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由十五部小说组成,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深刻的思想底蕴,既有爱国救民,忠孝仁义的儒家思想,也有悲天悯人,冤孽因缘的佛家思想,更有淡泊无为,自由独立,顺其自然的道家思想。本文将从小说中的道家人格,道家化的武功与武器与道家隐逸文化三个角度去解读金庸小说。第一,金庸描写了道家人格形象,把道家思想融入到人物的言行举止中,都具有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