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四个湖泊蚌类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历史变化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ajiang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蚌类是淡水生态系统底栖动物群落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生态功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蚌类集中分布区,历史上蚌类资源十分丰富,但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蚌类种群衰退明显,资源状况亟待查明,有效的保护措施亟待加强。作者于2015-2017年对长江中下游四个湖泊:太湖、梁子湖、龙感湖和大官湖的蚌类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这些湖泊蚌类物种组成、现存量、空间分布、区系相似性、历史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等,以为蚌类保护提供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四个湖泊共采集到蚌类10属18种,无齿蚌属最多有6种,丽蚌属和矛蚌属各2种,扭蚌属、裂脊蚌属、珠蚌属、楔蚌属、鳞皮蚌属、帆蚌属和冠蚌属各1种。其中太湖共采集8属14种;龙感湖共采集8属12种;梁子湖共采集4属7种;大官湖共采集4属6种。2.四个湖泊蚌类平均生物量为1.35±2.74 g/m~2-14.98±16.74 g/m~2;密度为0.02±2.63 ind./m~2-0.58±0.76 ind./m~2。其中,太湖全湖蚌类平均生物量为4.17±9.34g/m~2,密度为0.16±0.39 ind./m~2,扭蚌、圆顶珠蚌和背角无齿蚌为太湖的优势种。梁子湖全湖蚌类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0.02±2.63 ind./m~2和1.35±2.74 g/m~2,优势种为圆顶珠蚌;大官湖全湖蚌类平均生物量和密度分别为0.08±0.10 ind./m~2和9.33±15.61 g/m~2,优势种为圆顶珠蚌和三角帆蚌;龙感湖全湖蚌类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0.18±0.36 ind./m~2和15.71±33.22 g/m~2,优势种为圆顶珠蚌和三角帆蚌。四个湖泊的共有种为背角无齿蚌、舟形无齿蚌、蚶形无齿蚌和圆顶珠蚌。3.聚类分析将太湖八个湖区分为了3类。其中,贡湖与东部沿岸区聚为1类,竺山湾与西部沿岸区聚为1类,梅梁湾、东太湖、南部沿岸区、湖心区为1类。4.CCA分析太湖蚌类和环境因子关系表明,对太湖蚌类分布影响最大的为硝氮和生化需氧量,其次为水深和氨氮,可见营养因子对蚌类的影响较大。5.与历史数据相比,此次调查太湖蚌类物种数减少9种。和其它湖泊比,现存量也较低。梁子湖物种数减少了2种,其余两个湖泊缺乏历史资料,但资源现状也不容乐观。四个湖泊蚌类资源都呈明显衰退趋势。
其他文献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参与的过程,人类肿瘤的癌变机理多与原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癌转移抑制基因的异常、凋亡机制的缺陷等有关。非黑色素性皮肤癌(non m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复发性流产孕妇性激素、免疫功能及保胎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在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复发性流产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
《经济与社会变化的动态研究——澳大利亚家庭收入与就业动态调查之分析》,是一项大型的研究计划。本文只是该计划之下的一个子课题。这项子课题获得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的资
语文学历案设计可以结合语文学习内容和具体学情,采用学习背景、学习目标、学习评价、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和学习反思等话语方式和教师活动要点、注意事项等备注形式,落实以
第一部分 DADS诱导MGC803细胞分化与组蛋白乙酰化的体外研究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体外诱导人胃癌MGC803细胞分化过程中组蛋白乙酰化状态及其调控
硫化氢是油气藏天然气中的有害气体,其主要成因目前认为是硫酸盐热化学还原(TSR)反应。而稠油热采条件为伴生气及原油与岩石矿物中硫酸盐的反应提供了所需的热量及环境,探究稠
本文主要考虑具依赖状态脉冲的积分微分系统(?)的稳定性和有界性,其中系统(Ⅰ)中(?),(?)→R~n,Z_+表示正整数集.系统(Ⅰ)的解与每个脉冲面至多碰有限次且初始时刻t0不碰任何
在西方成熟的金融市场,资产证券化产品有巨大的市场规模。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也在不断快速发展过程中。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违约风险与相应的以资产证券化产品为参照主体的
目前,袋式过滤器广泛应用于各领域,袋式过滤器在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其过滤效果需要不间断的对过滤器进出口的压差进行测量,当二者之间压差不满足其过滤要求时,将严重影响过
本学位论文讨论了具有脉冲的互利共生模型以及具有脉冲的Hassell-Varley型功能性反应的食饵-捕食者系统.利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得到了周期解和概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性条件.全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