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模仿人类吸毒成瘾和戒毒治疗的方式,建立海洛因复吸成瘾和脱毒治疗的大鼠模型,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及其脑组织一氧化氮、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探讨海洛因复吸成瘾致脑损害的病理机制,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①随机将60只成年雌性SD大鼠分为复吸组、脱毒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②复吸组采用吸毒成瘾→脱毒治疗→再次成瘾的方法建立海洛因复吸成瘾大鼠模型。脱毒组采用吸毒成瘾→脱毒治疗的方法建立。对照组按照复吸组的方式使用等量生理盐水。造模结束后,大鼠给予腹腔注射纳洛酮催瘾,评定成瘾强度。③证实造模成功后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④水迷宫测试结束后,分别从3组中随机抽取6只大鼠直接断头取脑,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大鼠额叶、顶叶、海马、尾壳核、间脑、小脑和脑干7个脑区的NO、MDA和SOD含量。⑤分别从3组大鼠中随机抽取2只大鼠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脑BBB的超微结构变化。⑥分别从3组中抽取6只大鼠麻醉后经股静脉给予示踪剂伊文思蓝(Evans blue,EB),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脑组织EB的漏出量。⑦分别从3组中随机6只大鼠,麻醉后经股静脉给予EB,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脑组织EB的含量。结果:①与对照组和脱毒组大鼠相比,复吸组大鼠一般情况明显较差,纳洛酮实验阳性(p<0.05);②与脱毒组和对照组相比,复吸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第一次穿越平台的时间延长(p<0.05);③与脱毒组和对照组比较,复吸组NO含量显著增高(p<0.05),MDA含量明显增高(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④电镜观察显示,复吸组和脱毒组大鼠各脑区BBB均出现一系列通透性增高的超微结构改变;⑤与对照组和脱毒组比较,复吸组大鼠各脑区EB荧光光斑数增多(p<0.05);⑥与对照组和脱毒组比较,复吸组大鼠各脑区EB含量增多(p<0.05),脱毒组比对照组EB含量增多(p<0.05)。结论:①采用递增法皮下注射给药,按照成瘾-脱毒-再次成瘾的方法建立海洛因大鼠复吸模型,此建模方法稳定、有效;②海洛因复吸成瘾组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脱毒组大鼠有所恢复,但低于对照组;③海洛因复吸成瘾大鼠脑NO,MDA含量增加,SOD含量下降;④海洛因复吸成瘾大鼠和另两组比,脑BBB通透性增加;⑤海洛因复吸成瘾脑组织出现自由基氧化损伤,造成BBB通透性增加,继而引发脑组织一系列结构及功能变化,这可能是海洛因成瘾脑损害的一个病理机制;⑥通过有效的脱毒治疗,海洛因复吸成瘾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会恢复,氧自由基的清除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