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基化脂肪来源干细胞促进SD大鼠单穿支皮瓣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来源 :遵义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bingxing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糖基化脂肪来源干细胞对SD大鼠单穿支皮瓣神经再生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为促进临床皮瓣感觉恢复提供前期研究基础。方法:1.经患者知情同意并通过遵义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从遵义医科大学烧伤整形外科正常人抽脂手术中获取皮下脂肪组织,利用Ⅰ型胶原酶消化机械离心分离,从正常人皮下脂肪中提取脂肪来源干细胞(ASCs),用含10%胎牛血清(FBS)+1%双抗的低糖DMEM(1g/L)培养基,在37℃、5%CO2恒温孵箱中进行培养,利用0.25%胰酶消化传代。2.取P3 nASCs进行鉴定,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105、CD90、CD73、CD45、CD44、CD34、CD11b、CD19及HLA-DR的表达情况。行成脂、成骨、成软骨诱导分化实验,分别用油红“O”、茜素红、阿利辛蓝染色鉴定成脂、成骨、成软骨诱导分化效果。3.取P3 nASCs,用含0.2%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15%FBS+1%双抗的高糖DMEM(4.5g/L)的糖基化诱导培养基,在37℃、5%CO2恒温孵箱中进行培养,2-3天换液一次,连续诱导21天获得糖基化脂肪来源干细胞(gASCs)。4.分别收集nASCs和gASCs的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人神经营养因子3(NT-3)的表达。5.取72只8周龄SD雌性大鼠,每只大鼠腹壁制成1个原位回植失神经支配单穿支皮瓣,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ASCs干预组、gASCs干预组、PBS干预组(NC组),每组24只,前两组大鼠皮瓣分别注射0.2mL nASCs和gASCs悬液,细胞数为1x10~6个,NC组单纯局部注射0.2mL PBS。6.分别于建模后即刻、注射后第10天和注射后第20天,取局部细胞移植部位皮瓣组织行组织学检查,利用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PGP9.5免疫荧光染色评估皮瓣周围神经再生情况,利用Image J软件计算5个高倍镜镜下的阳性表达百分比。7.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组内多重比较方差齐性时采用LSD法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Dunnett’s T3法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独立样本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且均以P值<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约在12h后可见少量原代细胞贴壁,原代细胞生长速度较慢,呈长梭形或多角形,48h更换完全培养基后细胞生长速度加快,8-10d融合可达80%,传代后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增快,5-7天后可再次传代,流式细胞仪检测提取的细胞表面标记物结果显示CD44(98.5%)、CD73(99.96%)、CD90(97.09%)、CD105(98.00%)呈阳性表达,CD45/CD34/CD11b/CD19/HLA-DR(1.56%)呈表达阴性;经成脂、成骨、成软骨诱导分化后示提取的细胞具有成脂、成骨、成软骨细胞分化潜能,提示提取培养的细胞为脂肪来源干细胞。2.取P3 nASCs开始糖基化诱导培养,随着诱导时间延长,gASCs较nASCs增殖速度减慢,需7-9天才能进一步传代,而nASCs仍保持5-7天可再次传代,形态上gASCs形态与nASCs差异不明显,两者均呈放射样漩涡状生长排列。3.取P3代nASCs和gASCs分别收集两组细胞培养上清液,行ELISA检测BDNF、NGF、NT-3表达量,BDNF结果:gASCs分泌量为(1301.12±7.0)pg/mL,nASCs(1218.06±5.1)pg/mL;NGF结果:gASCs分泌量为(432.37±1.2)pg/mL,nASCs(399.59±0.7)pg/mL;NT-3结果:gASCs分泌量为(659.85±3.8)pg/mL,nACSs(638.45±1.6)pg/mL。gASCs组三种神经营养因子定量均高于nASC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S100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建模后即刻,各组间新生SC细胞阳性表达百分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第10天及20天,gASCs组、nASCs组均高于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ASCs组高于nASC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PGP9.5免疫荧光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建模后即刻,各组间新生神经纤维阳性表达百分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第10天及第20天,gASCs组、nASCs组均高于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ASCs组高于nASC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两种不同来源ASCs局部移植均可促进SD大鼠穿支皮瓣神经再生,机制可能与增多的雪旺氏细胞和神经纤维再生有关;2.相对于nASCs,gASCs更能促进SD大鼠穿支皮瓣神经再生,机制可能与分泌更多的BDNF、NGF、NT-3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危害女性健康以及生命的常见恶性肿瘤疾病,不仅对患者的生理上造成了伤害,同时由于病症的特殊性,对患者的外部形态更是造成了较大影
目的:探讨中西医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理论认识及中医及时干预CAS的治疗价值与优势,观察健脾通络方对CAS的临床疗效。方法:理论研究通过检索CNKI数据库的有关论文,及查
目的: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最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当前在乳腺癌的诊治方面获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较高。本研究讨论prominin2(PROM2)对乳腺癌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以及潜在机制,希望为寻找有效的乳腺癌预后标记和治疗靶点提供帮助。方法: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PROM2在TCGA、GTEx和GEO数据库的1085个乳腺癌组织、291个正常乳腺组织以及6组经HER2诱导具有
本文通过复合铸造法制备了C_p/AZ91D镁基复合材料,进而研究其部分重熔过程中的组织演变。通过改变球磨参数得到最佳球磨工艺,随后将制备的复合粉末冷压后烧结,挤压制备出C_p/AZ91D复合预制棒;通过改变铸造工艺参数制备C_p/AZ91D复合铸态材料,研究不同铸造工艺对C_p/AZ91D复合材料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制备参数,探究复合材料中的C_p分布及凝固机制;研究不同半固态温度、半
作为20世纪美国著名文人,王红公拥有“七张面孔”,他集作家、翻译家、文化批评家、革命活动家、社会空想家、抽象派画家和无政府主义者于一身;他以对东西方各种文化的吸收融合而著称,曾将不少中文诗译为英文,为中国古典诗歌在异域文化的传播和中美诗歌的交流与融合起到了重要作用。在20世纪,大概只有庞德能与他比肩,因此对他的翻译思想研究对汉诗英译和汉诗传播有着积极作用。本文拟从操纵翻译理论出发,从意识形态、诗学
作为输电线路工程中输电送能的载体,输电塔-线体系的抗震研究愈发重要。虽然现在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输电塔-线体系有了足够的重视也开展了相关的研究,但仍有不足。本文主要提出一种输电塔-线体系基本周期近似计算方法,并开展了不同地震动入射角度下输电塔-线体系振动台试验研究、倒塌易损性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瑞雷法,对输电塔-线体系的计算模型进行简化处理,提出一种输电塔-线体系基本周期近似计算方法,
后见偏差是指和事件发生前相比,个体在知道事件的结果信息后,倾向于认为自己有更准确的预测结果的能力,也就是说,个体认为事情发生后比发生前更容易预测。在生活中常常会听到有些人在得知事件结果后说“我早就知道会这样”,这就是典型的后见偏差。后见偏差具有普遍性,并且很难避免,鉴于后见偏差有两个潜在的消极影响:一是后见偏差会影响个体对事件结果的责任能力的知觉;另一个是后见偏差会限制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因此
目的:探寻新的多功能IR780衍生物,并探究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潜能。方法:以吲哚花菁母核IR780和烷基吗啉(2-氨基乙基吗啉、3-氨基丙基吗啉)为原料,经取代反应制备两个具有不同长度柔性链的新型IR780衍生物(L_1和L_2);采用1H-NMR、13C-NMR、HRMS和FT-IR等现代分析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荧光分光光度计在分子层面考察它们的体外光学性质和次氯酸的
随着现在社会发展,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成为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我国供暖问题,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已迫在眉睫。地热能是一种相对可靠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中深层地热能资源丰富而深厚,具有分布广、储存量大、可靠稳定、环保清洁等特点,开发潜力巨大,因此被利用的越来越多,但深井钻孔埋管换热器也存在打井难度大,造价高等问题。在油田的开发后期,许多石油储层耗尽,油井被废弃。实际上,在全
日本近代作家永井荷风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作的《美利坚物语》和《法兰西物语》,传达了有关美国、法国乃至整个西方文化的文化体验。对于美国文化,永井荷风赞叹于美国的都市文明,也对它强大的异己力量感到恐惧。对于法国文化,永井荷风将其视为理想化的乌托邦国家形象,却也终究失落了它。作为个体而言,永井荷风在作为“他者”的西方文化和作为“自我”的日本文化中均处于边缘化地位。作为西方文化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永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