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欺凌事件加工的遗忘效应及压力与情绪的作用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欺凌是最近几年,在网络社交媒体中常见的负面事件。在我国年轻人又是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因而他们更容易遭受到网络欺凌的迫害。同时网络社交媒体的使用,点“赞”和转发或评论等方式,将发布者暴露于开放的环境中,网友们的行为方式可能会引起发布者某些负面情绪体验,或是诱发压力等,而情绪和压力又会对发布者的记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研究在网络社交媒体大环境下,网络欺凌引发的压力和情绪对记忆产生何种影响值得探究。本研究一共设计三个实验,参考取诱发遗忘研究中常用的取练习范式和重复学习范式,对大学生网络社交媒体发布事件的记忆进行研究。均使用2(点“赞”和转发数量:少、多)×3(图片类型:Rp+、Rp-、Nrp)的完全被试内设计,其中Rp+是同类别中取项目、Rp-是同类别中未取项目、Nrp是基线项目。因变量是再认任务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点“赞”和转发数量的多代表着被试被诱发更大程度的压力。在实验一中,考察在中性评论下,采取取练习范式,对Rp+项目的取如何影响网络社交媒体发布事件的记忆。实验二则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考察在网络欺凌评论下,被试会产生某些负面的情绪体验,结合点“赞”和转发的数量诱发的压力,是否会产生取诱发遗忘效应。结果表明,在点“赞”和转发数量较少的条件下,Rp-项目的回忆正确率高于Nrp项目的回忆正确率;在点“赞”和转发数量较多的条件下,Rp-项目与Nrp项目的回忆正确率无显著差异。此外,实验二发现了压力和内疚情绪变化量对Rp-项目变化量呈现负向预测作用。实验三采用重复学习范式,进一步探究网络欺凌评论和网络社交媒体的行为,即点“赞”和转发,引发的情绪和压力对重复学习可能引发的遗忘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点“赞”和转发数量多少,Rp-项目与Nrp项目的回忆正确率均无显著差异,没有发现压力和情绪变化量对Rp-项目变化量的预测作用。研究表明:取干扰和互联网的记忆分担作用共同影响Rp-项目的回忆;在网络欺凌条件下,欺凌变化量通过压力和内疚变化量负向预测Rp-项目记忆变化量。但是在重复学习中,未发现以上机制的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作为补偿教育的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空间逐渐缩小,非学历继续教育凭借其灵活性、应用性、针对性等特点逐渐受到社会各领域的青睐。众多高校纷纷依托学校资源,塑造品牌,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然而,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存在培训项目同质化、师资队伍建设困难、缺少品牌规划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对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品牌建设进行评估就成了重点。基于此,本研究
学位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面临学业、情感和就业在内的诸多压力,焦虑情绪也更易产生。而焦虑作为一种常见的负性心理,往往能成为衡量心理健康程度的重要依据。成人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The Screen for Adult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SCAARED)在国外已经广泛运用于对成人焦虑障碍的筛查。它由44个自评项目组成,能够有效区分DSM
学位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劳动教育在“学校中弱化、家庭中软化、社会中淡化”的现实情形使其再一次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等国家部门出台多项政策以加强劳动教育的建设与实施,少先队作为少年儿童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组织,应以校内外少先队活动阵地为载体,发挥少先队实践育人的优势,让少先队成为少年儿童劳动
学位
转化学习是指学习者在社会互动中面临触发性事件时,获得重要他人一定的社会支持,并以批判性反思推进,在对话交流中不断调节、评估、反馈,最终形成新的意义观点和意义体系,适应新环境的学习过程。其中,除学习者自身外,社会环境、人际互动与网络关系都是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在转化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层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及环境就决定了其个人成长与发展应更加关注实践经验和转化学习,加强批判性反思,不断进行自我建
学位
学业拖延在初中生群体中广泛存在,对初中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造成学业拖延问题的因素很多,探索导致学业拖延的因素,对解决初中生的学业拖延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家庭环境与学生个人特质两方面入手探索学业拖延的影响因素,对初中生家庭功能、冲动系统、控制系统与学业拖延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心理测量法,通过《家庭功能量表》《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中文版》《一般拖延量表(学生版)
学位
脑力负荷被认为是个体在执行任务时,自身作业能力与当前任务需求之间的差异变量。在飞行任务中,飞行员脑力负荷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自身工作绩效,甚至威胁飞行安全。由于飞行活动中,飞行员面对的仪表操作界面具有复杂、多任务操作的特点。因此,本研究通过以多重任务为基本检测范式的模拟飞行客观综合测量平台,构建实验室条件下的模拟飞行任务脑力负荷诱发模型,利用神经电生理技术,结合功率谱和图论分析方法,探究不同脑力负荷模
学位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已有研究表明应激性事件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同时认知灵活性水平和应对方式也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为了解应激性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认知灵活性和应对方式在其中起的作用,本文对四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一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认知灵活性问卷(CFI)》、《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一般健康问
学位
计算思维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是一种多学科融合的综合能力。经过对培养计算思维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本研究发现在小学阶段培养计算思维的研究较少,且存在多与编程教学“画等号”等问题。机器人课程整合科学、信息技术、工程等多个学科,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均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计算思维与机器人课程间有很多共通之处。因此,本研究选取机器人课程作为教学载体,设计教学
学位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早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开始对生命意义进行探索。而在探索生命意义的过程中,外界的态度与评价会对个体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会影响个体的自我感知和面对压力的态度。因此在领悟社会支持对生命意义感的探究过程中,引入了自尊和心理弹性这两个变量,深入探讨变量间的关系,同时加入质性研究,对初中生的生命意义感进行访谈,从而发现变量间的内部关系。本研究共分为两个部分:研究一采用心理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