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分子纳米海绵及其磁性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sh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超分子聚合物以及纳米海绵的种类、结构特点、合成方法、表征手段以及研究进展。第二章:利用直接交联法合成线性麦芽糊精纳米海绵(LM-NS 7和8),并对其粒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随着浓度的增大,纳米海绵粒子逐渐聚集,产生由溶液、沉淀、流动凝胶态到刚性凝胶态四个相态的变化。利用气相色谱分析考察了LM-NS7和8作为手性光敏化剂对环辛烯1Z光异构化反应的调控性能。结果显示,从溶液到流动凝胶态,产物的%ee没有明显变化,但在流动凝胶态和刚性凝胶态的临界点附近%ee出现逆转。与环糊精/环状四糖纳米海绵作为敏化剂类似,%ee值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这些表明影响%ee变化的因素是寡糖聚合物中随浓度/相态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手性孔隙空间,而不是主体分子的空腔/凹面。第三章:将线性麦芽糊精与均苯四甲酸二酐以1:3和1:6交联,生成LM-NS 1-3和LM-NS 1-6,利用SEM、TGA、FTIR、Zeta电位和N2吸附-解吸附对其进行表征。将LM-NS 1-3作为吸附剂,以碱性品红(BF)、甲基紫(MV)、乙基紫(EV)、甲基绿(MG)和孔雀石绿(MAG)为吸附模型污染物,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考察了LM-NS 1-3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对这些染料的吸附在5 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且去除率均在95%以上,对BF、MV、EV、MG和MAG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819.7、751.9、666.7、1043.5和543.5 mg/g。在pH 3-9范围内,LM-NS 1-3的吸附性能基本不变,但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大,吸附性能迅速降低。以甲基绿和孔雀石绿作为模型,发现LM-NS1-3吸附-解吸附5次后,仍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第四章:选取β-环糊精与均苯四甲酸二酐交联形成环糊精纳米海绵(β-CDNS),然后将其修饰到Fe3O4磁性纳米粒子表面,使其不仅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同时能够利用外加磁场快速分离。利用TEM、热重、FTIR、X射线衍射和VSM对β-CDNS-MNPs进行了表征。然后通过紫外吸收光谱,考察了β-CDNS-MNPs对孔雀石绿的吸附性能,最大吸附量为83 mg/g,且符合Langmuir单层化学吸附模型。离子浓度的增大对β-CDNS-MNPs的吸附性能基本没有影响,但当pH为酸性时,吸附性能较差,在中性和碱性时吸附性能较好,可能是由于磁性纳米粒子在酸性条件下聚集的结果。
其他文献
<正>国内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受到同业和互联网金融跨业双重竞争。互联网金融不仅在小额支付、消费信贷、个人理财等领域已给银行带来较大冲击,而且通过交易场景的全方位渗透,对
在目前我国建筑市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种大型、复杂型的建筑工程都开始涌现,工程施工的难度也在不断提升,而这也意味着人们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建筑
现阶段,众多企业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一方面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浪潮扑面而来;另一方面规模化生产的同质化产品仍然统领市场,二者不可规避的矛盾如何解决?本文就从产品同质化与
针对反舰导弹突防中面临的单脉冲雷达威胁,提出了一种弹载自卫式单脉冲雷达干扰技术。交叉眼干扰技术利用波前扭曲引起了跟踪雷达的瞄准点向更强干扰信号方向的位移。选择合
目的:观察巨刺结合头皮针体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穴位选择。方法:按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纳入病例60人,根据数字表随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国际化道路的不断发展与推进,我国出国移民人数逐年增长。这些出国人员因工作需要,他们会把出生于国外的孩子送回国内寄养,因父母一方或者双方都在
本文就重庆方言南川话的两字连读变调,以音段为切入点,从音高和音长两个角度,进行一些规律性的研究,探寻出重庆南川话的连读变调,有着音段吞没和韵律和谐两方面的表现。 In
目的:观察常规针刺法合并肝俞“龙虎交战”针法治疗中风后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同时探讨该方法对于中风后焦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
文章从人工智能的概念出发,在总结已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回顾了人工智能对就业的产业分布、岗位、工资等方面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章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在替代部分岗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