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对小鼠神经胶质瘤生长及肿瘤微环境Foxp3影响分析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肠道菌群由不同性质和功能的微生物组成,在人类生理学和生物学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宿主和微生物之间通过肠-脑轴与大脑相互联系,对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恶性肿瘤均有一定影响,但肠道菌群与胶质瘤进展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尚不明确。探究肠道菌群与胶质瘤进展相关性,阐述二者相互作用关系,有助于胶质瘤辅助治疗手段的开发,为胶质瘤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目的(1)探讨胶质瘤生长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2)研究肠道菌群失调对胶质瘤生长及其微环境免疫因子的影响;(3)评价肠道菌群稳态环境在胶质瘤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胶质瘤对肠道菌群影响:C57BL/6小鼠大脑植入GL261-Luc细胞,肿瘤植入前、肿瘤生长第14天及21天采集小鼠粪便样本,16S rD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2)肠道菌群失调对胶质瘤进展影响:部分C57BL/6小鼠饮用水中添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新霉素及甲硝唑,其余小鼠给予正常饮用水。给药第7天小鼠大脑植入GL261-Luc细胞,活体成像监测肿瘤生长。肿瘤植入前及肿瘤生长第21天采集粪便样本,16S rD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脑组织中CD8与Foxp3表达。(3)肠道菌群稳态对胶质瘤进展影响:C57BL/6小鼠饮用水添加等量复合抗生素,7天后更换正常饮用水。平衡肠道菌群24h后将健康小鼠粪便移植入部分接受抗生素处理的C57BL/6小鼠中,采集小鼠粪便样本,16S rD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24h后小鼠大脑植入GL261-Luc细胞,活体成像监测肿瘤生长。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脑组织中CD8与Foxp3表达。结果(1)小鼠肠道菌群中Bacteroidia(拟杆菌门)丰度随胶质瘤生长而下降,Firmicutes(厚壁菌门)丰度随胶质瘤发展逐渐升高。(2)肿瘤细胞植入前,接受与未接受抗生素处理组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具有显著差异(p<0.05)。肿瘤植入后,抗生素处理组小鼠肿瘤生长速度显著大于未接受抗生素处理组(p=0.000)。肿瘤生长21天,接受与未接受抗生素处理组小鼠脑部CD8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接受抗生素处理组小鼠脑部Foxp3表达水平下降。(3)肿瘤细胞植入前,接受与未接受粪便移植组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植入后,粪便移植组小鼠肿瘤发展速度明显小于未接受粪便移植组小鼠(p=0.018)。肿瘤生长21天后,接受与未接受粪便移植的两组小鼠脑部CD8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接受粪便移植组小鼠脑部Foxp3表达水平上调。结论(1)胶质瘤发展诱导肠道菌群结构改变。(2)肠道菌群可影响胶质瘤生长并调节肿瘤微环境Foxp3表达。(3)Bacteroidia(拟杆菌门)丰度可能影响胶质瘤生长。
其他文献
掌跖角化症(Palmoplantar keratodermas,PPKs)是一种以手掌和足跖皮肤增厚、角化过度为特征的一组慢性皮肤病。病因较为复杂,一般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金属是一种重要的致病因素,目前常见的金属相关疾病包括过敏性皮肤病、掌跖脓疱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临床观察发现金属可能是导致后天性PPKs的原因之一。后天性PPKs常常伴有金属植入物(Metal implantation,MI)
学位
目的:肌动蛋白样6A(Actin like 6A,ACTL6A)是三磷酸腺苷(ATP)依赖性SWI/SNF样BRG1/BRM相关因子复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ACTL6A的过表达能够促进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并被证明ACTL6A可通过EMT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既往研究表明ACTL6A与肝癌、结肠癌等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但目前
学位
研究背景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致命的肿瘤之一。以往的研究逐渐揭示了肿瘤微环境与胶质瘤患者预后之间的关联。然而,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与基质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尚不清楚。研究方法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首先从CGGA和TCGA获得了胶质瘤样本。通过CIBERSORT计算胶质瘤中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亚型的景观。然后通过GSEA进行高/低巨噬细胞浸润组的功能富集分析。接下来我们构建了 PPI网络并分析了 102个核心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之一,染色体异常是出生缺陷最主要的遗传学因素,包括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最常见的是染色体非整倍体和致病性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产前诊断是染色体异常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基于高通量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的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学位
目的癌症患者共病抑郁,表现为患者在化疗后主观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恶心、呕吐、无力等其频率及程度与抑郁水平呈正相关。抑郁心境加重恶心呕吐的潜在机制迄今尚不清楚。本课题采用实验动物模型模拟临床场景,研究慢性应激致抑郁样表型对化疗药物顺铂诱导的大鼠厌食症及异食癖行为(呕吐样行为)的影响,探讨慢性应激对化疗后呕吐行为发生的影响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第一阶段,正常雄性SD大鼠(n=40)随机分为对照组(n
学位
心肌肥厚通常是指当血流动力学过大或者是心肌负荷超载时发生的以心肌细胞增大和心室壁增厚为特征的变化。最初,这种变化是机体为了维持心脏功能而做出的一种适应性改变。然而若是压力持续存在,这些变化逐渐会从代偿性发展为失代偿性,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闭合环状的非编码RNA,可以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拟研究源于宿主基因-磷酸酶和张力蛋
学位
第一部分:CT淋巴造影标记的前哨淋巴结的影像特征对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目的探讨 CT 淋巴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lymphography,CT-LG)标记的前哨淋巴结的影像特征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本研究回顾性收集了共153例从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之间在我院进行了术前胸部CT淋巴造影扫描并符合以下纳排标准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学位
冠心病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及致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甲状腺激素失衡、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会导致冠心病的疾病负担日渐加重。可见,准确评估甲状腺激素对冠心病的预后价值及阐明其涉及的脂代谢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先在单中心大规模的冠心病随访队列中,评估冠心病患者FT3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并阐明FT3浓度与血脂谱的相关性。进一步,通过对中国冠心病患者的FT3水平进行全表观基因组关联性研
学位
乳腺癌在全球女性中的发病率以及致死率逐年升高,但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病理特征不明显,因缺乏有效的诊断手段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液体活检是一种通过检测患者体液中生物靶标的诊断技术,可用于辅助肿瘤早期诊断。外泌体(exosomal vesicles,EVs)作为液体活检的靶标之一,广泛存在各种体液中,尤其是肿瘤来源的外泌体,其分泌量会显著升高,并且与正常细胞分泌的外泌体相比其表面标志物蛋白表达量
学位
研究背景: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Avirus,IAV)是常见的流感病毒,可导致严重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其主要攻击肺泡上皮细胞和呼吸道上皮细胞,可造成肺泡上皮损伤并阻碍气体交换,进而导致肺炎,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易造成季节性流感或诱发全球性大流行。由于甲型流感病毒传播范围广、抗原突变速度快,疫苗的更新速度有限,抗流感药物应对流感病毒感染仍是防治流感的重要举措之一。以抑制病毒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