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风波环境下浮式风机运动响应的分析,仍然存在模型耦合不完全、环境荷载计算简化过大或时域计算耗时长等问题。基于这些常见问题,本文采用ANSYS和风机气动荷载计算程序相结合的技术对NREL提供的海上TLP浮式风机模型进行耦合动态响应分析。ANSYS中风机气动荷载的模拟。根据叶素动量理论,利用Fortran语言编译了可供APDL实时调用的考虑平台运动的风机气动荷载计算程序user_force。将该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风波环境下浮式风机运动响应的分析,仍然存在模型耦合不完全、环境荷载计算简化过大或时域计算耗时长等问题。基于这些常见问题,本文采用ANSYS和风机气动荷载计算程序相结合的技术对NREL提供的海上TLP浮式风机模型进行耦合动态响应分析。ANSYS中风机气动荷载的模拟。根据叶素动量理论,利用Fortran语言编译了可供APDL实时调用的考虑平台运动的风机气动荷载计算程序user_force。将该程序计算的风机荷载与FAST计算的相关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user_force的正确性。根据风机运行控制机理,用user_force对不同风速下的风机气动荷载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运行工况下,主动控制可明显减小风机气动荷载;极端工况下,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对风机气动荷载的影响相似;风轮转动频率处存在气动荷载分量。风机结构频域响应特性的模拟。用FAST和APDL对该风机结构进行了频域分析。发现,塔架对叶片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塔架的一阶震荡频率处;叶片振动受叶片转动效应的影响明显大于塔架对其的影响程度;叶片柔性特征不会明显改变塔架固有频率和塔架的一阶振幅;叶片转速对塔架振动的影响极小;柔性塔架对与水平面相平行的平台平动和与水平面相垂直的平台转动频率都有明显影响。浮式风机耦合动力响应分析。基于AQWA的三维势流理论进行了APDL中TLP浮式风机平台水动力荷载的计算;通过调用二次开发的风荷载计算程序进行了APDL中浮式风机气动荷载的计算,对浮式风机进行耦合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与刚性塔架相比,柔性塔架时平台纵荡、纵摇位移明显增大,风机气动荷载波动幅度明显增大。考虑平台运动影响时,风机推力荷载波动幅度也会明显增加。风荷载使得TLP浮式风机平台运动响应幅值在低频处的数量级明显增大。考虑二阶波浪荷载效应时,平台响应在整个频率范围内都明显增大。迎风端、背风端张力筋腱相较于两侧张力筋腱更易于受到风、波浪荷载的疲劳破坏。分析张力筋腱张力时,要重点考虑平台纵摇运动对其的影响。
其他文献
钢筋锈蚀引发的混凝土保护层开裂一直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钢筋锈蚀导致结构破坏往往开始于保护层的胀裂剥落,因此研究保护层锈胀开裂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可靠性分析和寿命评估提供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COMSOL和ABAQUS有限元软件,提出了一个二维的扩散-力学模型来模拟钢筋非均匀锈蚀和混凝土开裂的全过程,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针对单根钢筋均匀锈蚀和
页岩的主要成分包含有无机矿物和有机质,为了使构建的页岩模型更加准确真实,本论文从最基本的干酪根模型入手,逐步提出甲基萘-石英页岩狭缝模型和干酪根-石英页岩狭缝模型,进而采用巨正则蒙特卡罗(GCMC)方法分析了甲烷分子与水分子,甲烷分子与不同气体分子(二氧化碳和氮气)在其中的竞争吸附特性,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MD)研究了甲烷分子在不同模型中的扩散运移特性。在干酪根II-D页岩模型中,发现干酪根II-
气井井口出砂对井口设备和下游油气集输系统都会造成影响,严重时可能会出现管线砂堵、阀门刺漏等现象。海洋井口平台具有空间有限、远离陆地、无人员常驻、设备维护成本高等特点,对除砂设备与相关工艺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本文将传统的多相流控砂技术进行了分析对比,在管式除砂器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改造,使用Fluent研究了除砂器的工作特性,通过室内实验测试了不同结构下除砂器的分离效率,并提出了除砂器适用性的评价
在地下储气库系统中,注采井场与集注站之间的管线主要由注气管、计量管和采气管(简称注采计管线)组成。由于该类工艺管线工作压力大,其弯头处应力集中现象严重,成为该类管线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在注入生产环节,由于压缩机活塞往复运动等原因,注气管线存在很大的压力波动,即管内天然气处于脉动状态。管内流体在管线弯头处流向发生改变,导致弯头处气流压力发生周期性变化,在交变载荷反复作用下,管线弯头处易生成裂纹损伤,影
能源消耗量日增,常规轻质原油产量不足,稠油、天然气以及各种新能源预测将成为各国寄予厚望的主要能源。而稠油中含硫有机物的存在,不仅降低油品品质,也对环境造成污染。迫于环境压力,国际环境法规越来越严格,降低稠油的黏度以及重油中的硫含量必要而迫切。本文围绕磷化镍(Ni2P)催化剂催化四氢噻吩(THT)加氢脱硫(HDS)反应,利用量子力学理论计算和室内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磷化镍催化剂对四氢噻吩加氢
原油生产和输送过程中必然面临轻组分的析出和溶解,因此含蜡原油中轻组分对流变特性的影响不容忽视。流变测试是获取饱和溶气原油触变特性的主要手段,因此本文以胶凝原油触变理论分析和饱和溶气胶凝原油触变测试为基础,对饱和溶气原油剪切力学响应特性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考虑磁力耦合式旋转流变仪测试系统马达惯量、内外磁环惯量、转子惯量和轴承摩擦损耗,建立由外磁环扭矩平衡关系式、内磁环扭矩平衡关系式
近年来,汽车拥有量的大幅增加,导致交通事故急剧增加,因此研究高精度车辆定位对车辆安全和自动驾驶来说非常重要。在非视距(Non-Line of Sight,NLOS)条件,传统超声波或激光测距方法很难估计车辆位置;在信号盲区(如森林、隧道或市中心)内,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GNSS)的车辆定位误差变大。为了解决NLOS和信号盲区
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工业发展,陆地油气资源已难以满足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人类对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逐渐从浅海走向深海甚至超深海。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作为集生活设施与生产设施于一体的大型海上石油生产装备,具有抗风浪能力强、适应水深范围广、储卸油能力大、良好的经济性等优点,因此FPSO的水动力性能研究成为海洋工程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基于三维势流理论,建立了FPSO船体水动力分析模型,在频域
气液旋流分离装置被广泛应用在能源化工、环境保护、生物制药等行业,具有使用效率高,分离周期短,实时处理便捷等优点。随着气液分离技术的发展更新与愈发苛刻的性能要求,传统的气液旋流分离器逐渐演变为现阶段较为常见的几类:螺旋片导流式、轴流导叶式、管柱式等。但是,腔内结构形式复杂、制造及维护困难、气液相出口携液带气严重等问题致使这些分离装备难以胜任当前深海平台在性能高、尺寸小、重量轻、适用性广等方面的需求。
海底管道是海洋油气集输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向深水和超深水区挺进,深海高静水压力和低温环境对传统海底管道的承压和保温隔热性能提出了挑战。新型夹层管复合结构由于夹芯层聚合物的作用,与传统单层管、双层管相比,具有更好的承载力和保温性能,能够满足深水和超深水管道作业要求。深水管道的稳定性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巨大的静水压力易引发管道的局部屈曲失稳,屈曲在没有阻碍的情况下会沿着管道轴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