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角膜地形图引导的T-PRK联合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这是一个非随机、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在巴西库里蒂巴眼科研究所(Instituto de Oftalmologia de Curitiba,IOC)收集21例(21只眼)确诊为进展期圆锥角膜的病人,其中男性16人,女性5人,平均年龄为25.7±8.0岁(年龄范围:从18岁到48岁)。 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进展期圆锥角膜(在过去至少6个月内,近视或散光度数增加≥1.00D或平均K值增加1.00D);(3)最小角膜厚度大于400μm;(4)无眼部炎症性疾病和手术史。 排除标准:(1)最小角膜厚度小于400μ m;(2)其他眼部活动性疾病;(3)青光眼病史或可疑青光眼;(4)免疫功能不全、怀孕或其他全身疾病的病人。 2.方法:以“最佳角膜形态”及“最少组织切削”为手术原则,将角膜地形图(Oculyzer角膜地形图)数据导入Oculink软件,这种软件能将治疗区角膜的实际形态,转换成相对规则的我们想要达到的治疗目的的形态。根据病人不同,将有效光学区直径设为5.5mm-6.5mm,限定最大切削深度不超过50μm,由手术医生确定Oculyzer角膜地形图经转换后生成的目标形态图,用德国Wavelight公司的Allegretto Wave Eye-Q准分子激光仪进行激光切削。这一过程完成之后,立即行以核黄素-紫外线A为基础的角膜胶原交联术(CornealCollagen Cross-Lingking, CXL)。 记录并分析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DVA)、最佳矫正视力(correcteddistance visual acuity,CDVA)、屈光状态、角膜地形图、内皮细胞计数、中央角膜厚度,并对病人术后疼痛、满意度及并发症进行评估。其中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包括:1)满意:患者能够进行读写、看电视、驾车等日常生活,能从事各项工作;2)改善:患者的视力能够满足大多数日常生活,但不能从事某些精细的工作;3)不满意:患者的视力不能满足大部分日常生活,不能从事精细的工作。 3.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首先进行正态分布检验(K-S检验),检验通过后再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病人手术前后各参数的变化,P值<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视力采用Snellen分数记录法记录,并将其转换成log值,以便于统计分析。 结果: 1.视力:患者术后的UCVA、CDVA变化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18只眼(86%)的CDVA提高了1行以上,其中7只眼(33%)提高了1行,8只眼(38%)提高了2行,3只眼(14%)提高了2行以上;3只眼(14%)较术前没有变化,没有患眼最佳矫正视力视力下降的情况。 2.屈光状态:术后随访12个月,患者的平均柱镜度数与平均等效球镜度数较术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柱镜度数从术前-3.61±2.07D下降到了-2.01±1.29D(p=0.001),等效球镜度数从-4.46±2.61D下降到了-3.14±1.85D(p=0.01),球镜度数变化不显著(P=0.245)。 3.角膜地形图参数:术后随访中,最大K值(Kmax)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K值(Km)在第1个月时变化不显著(P=0.14),术后3M、5M、12M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Km值从术前46.48±3.33D下降到了45.73±3.79D(p=0.037),Kmax值从53.51±5.15D下降到了51.00±4.96D(p=0.001)。 4.角膜内皮细胞:术后1M,角膜内皮细胞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从术前2567±343个/mm2减少为2519±308个/mm2;术后3M、6M、12M角膜内皮细胞变化不显著(P>0.05)。 5.中央角膜厚度:术前平均中央角膜厚度为498±36μ m,经角膜地形图引导的T-PRK联合角膜交联术手术治疗后,其中央角膜厚度在1个月时平均减少了82±19μm,在12个月时平均减少了56±17μm。 6.术后疼痛评估:术后患者主诉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以眼痛症状最为强烈,多在术后4-16小时出现,上皮愈合后上述症状消失。 7.满意度评估: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7%的患者对术后视力较为满意,还有13%的患者认为视力有提高,没有对术后视力不满意的情况。 8.并发症评估:术后1个月左右,有3例患者在裂隙灯下可见后基质层轻度线性haze的产生,但不影响视力,在之后的随访中,线性haze逐渐变淡。其余病人没有出现感染、严重Haze、角膜内皮失代偿等并发症。 结论: 1.我们的研究结果初步显示,角膜地形图引导的T-PRK联合CXL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安全、有效。 2.视力、屈光状态及角膜地形图的变化表明,角膜地形图引导的T-PRK联合CXL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视功能,而且能够有效阻止圆锥角膜进展。 3.T-PRK可作为这种联合手术中有效的激光切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