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是指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或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后,及眼球穿通伤后,由于玻璃体内及视网膜表面的细胞增生和纤维膜收缩,造成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严重并发症和手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常见的难治性致盲眼病之一。 PVR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能完全了解,但其基本病理过程已经明了。经过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认为PVR属于眼内发生的过度损伤修复反应,是多种细胞相互作用,眼内、眼外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多因素疾病。其中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细胞的过度增生是PVR的主要病理改变。RPE细胞几乎在所有的PVR膜中都可以观察到,它可以转化成不同的形态,具有多种功能,如分泌各种刺激因子、转化成巨噬细胞、合成胶原等,在生长因子的刺激下发生增生。 过去的数十年内经玻璃体手术治疗PVR已日趋成熟,成功率显著提高,现代玻璃体手术可以解除视网膜牵拉使视网膜复位,但通常情况下手术本身并不能阻止细胞增生和PVR纤维膜的形成,所以术后仍有一定复发率。为了提高视网膜手术在治疗PVR中的成功率,近年来很多研究都尝试用药物辅助手术治疗来达到此目的。 PVR与RPE细胞的密切关系已被广泛证实,PVR的治疗也是从RPE细胞入手,通过抑制RPE细胞移行、增生、纤维膜收缩,促进其凋亡来达到治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