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主流报纸的功能转型和发展策略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d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具有比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党报为主体的传统主流报纸是党和政府传递声音的主渠道、主阵地,但在近10年中总体处于下降通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这类报纸应该如何定位自身的功能?如何寻求正确的发展策略?如何转型为真正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强势主流报纸?解答好这些问题,将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执政基础,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文选择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其意义正在于此。 应该说,许多传媒界人士、特别是传统主流报纸的从业人员都比较关注这一问题。但对这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很少,大都以单篇文章的形式散见于各类新闻学期刊、专业网站上,具有理论深度和较宽视野的文章还不多见。本文作者希望通过研究对传统主流报纸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值得思考的方法路径。 这篇论文以定性研究为主,辅以适当定量研究,主要是提出一些思路和观点,因此论述的色彩相对比较浓,而实证的色彩较淡。文章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1、界定主流报纸的定义,并分析传统主流报纸当前面临怎样的发展形势;2、对传统主流报纸实现功能转型的可能和需求进行研究;3、提出传统主流报纸未来的发展策略。 这篇论文的主要论点有:1、对主流报纸的定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指出主流报纸是能够影响社会主流人群思想和行动的报纸。并进而对主流人群进行定义——指掌握或能够调动一定社会资源的群体,他们在社会中居于主体地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文章提出了主流报纸的六个基本特征:具有影响力;有足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时政、经济、科教、文化等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反映和引导主流意识形态;紧贴现实;有一定规模的发行量;采编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通过对现状分析,得出传统主流报纸目前主流而不强势这样的结论,并认为这与传统主流报纸处于行政体制和市场体制的夹缝之中,承担宣传和盈利双重功能的角色是分不开的。3、指出传统主流报纸的功能转型,概括讲就是要摘去“传统”二字,成为现实生活中真正强势的主流报纸。4、对传统主流报纸的内在优势进行分析,认为传统主流报纸具有信誉、人才、信息、政策、资金实力等五方面的优势。5、对传统主流报纸转型的外在可能进行分析,指出党和政府对舆论引导的高度重视、社会对公众知情权的高度关注、以及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大等都为传统主流报纸提供了机遇。提出传统主流报纸应具有对体制的“自适应性”,主动地从体制调整和形势变化中寻求发展空间。6、提出了“显在功能”和“潜在功能”这两个对应的概念,强调传统主流报纸应把以往显在化的宣传功能转变为潜在功能,隐藏在新闻背后,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幕后发挥作用。显在功能只能是新闻,要用新闻的形式、新闻的手法达到宣传的目的。7、对传统主流报纸未来发展提出了“四个转向”的策略,即:从注重规模转向注重影响力,从注重版面革新转向注重整体重组,从注重信息搜集转向信息搜集和加工并重,从注重单兵作战转向注重团队建设。指出传统主流报纸必须改变思维上的定势和行动上的守势,主动出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其他文献
“话题新闻”作为一种新兴的报道形式,近年来风行于各类媒体。它不仅丰富了媒体报道的内容,更增强了媒体、记者和受众的互动。而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正是一个话题的大平台。
牛仔裤诞生于1873年,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牛仔裤目前的意义与其最初的意义大相径庭。最初牛仔裤作为工作裤为劳工阶层所使用;后来西部片里穿着牛仔裤的西部英雄扩大了其影响力,40
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及新闻学教授戴维森发表了《传播的第三者效果》一文,提出了“第三者效果假说”。此后,有关第三者效果的各种相关问题,已经成为传播学界相当重视的
本文在分析苏联解体前后俄罗斯主要阶段的电视业发展,同时显示联邦及地区电视台节目体裁发展的主要趋势。苏联解体之前俄罗斯电视体制、节目体裁跟现在的不相同。 十年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