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医用可降解材料的降解速率及降解前后力学性能变化对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有着重要影响。生物医学中对可降解医用材料的要求是既要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又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还必须具有与应用时间相匹配的降解速率。在生物医用可降解材料领域,PGA和PLA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两种合成高分子材料。PGA材料生物相容性较好,很适合细胞的粘附和增殖,但是在人体内降解速率过快,在新组织无法承担体内载荷之前就已经失去力学性能;PLA材料的降解速率较慢,能满足医用材料在人体内的力学要求,但是其生物相容性较差,不利于细胞的粘附、增殖。因此,通过不同比例PGA与PLA材料物理共混或化学共聚的方法来获得降解速率与组织修复速度相一致,生物相容性和强力均满足要求的材料已经成为当前生物医用可降解材料领域研究的难题和热点。本课题对熔融纺PLA、PGA纤维及其共聚物PGLA纤维的基本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选用不同的纺丝牵伸工艺参数,研究了卷绕速度和牵伸温度对PGA、PLA及PGLA纤维降解过程各项性能变化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特性粘度对PGA纤维降解性能的影响;另外,采用不同的PGA/PLA共混比例进行纺丝,通过测试样品在降解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力学性能、热学性能、表面形态和pH值等,研究了不同混纺比例对降解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特性粘度为1.3dl/g,卷绕速度100m/min,牵伸温度45℃制得的PGA纤维性能较好,降解速率较慢;经过12周的体外降解发现,PLA纤维无明显变化;不同共混比例的PGA/PLA纤维降解性能也不同,结果表明,随着PGA含量的增大,共混纤维的降解速率加快。因此,改变共混纤维中PLA和PGA纤维的含量,可得到不同降解周期的降解材料。利用新技术对现有的材料进行改性处理和表面修饰,使其具有合适生物结构、机械强度和细胞亲和力,是一种发展趋势。针对PLA纤维降解速率较慢、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不理想等情况,本文对PGA、PGLA、PLA及PGA/PLA共混纤维做了常压介质阻挡和低压射频等离子体处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等离子体处理方式对纤维都有明显的效果,纤维的接触角变化较大,红外光谱也可看出处理效果。对处理后的纤维降解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后,降解周期出现不同程度的缩短。通过对PGA、PLA、PGLA和PGA/PLA共混纤维降解速率的研究,可以为今后PGA和PLA产品的开发、制备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和参考;为进一步深入研究PGA和PLA产品,加快其工业化生产进程,推进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