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后起之秀,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返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人数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发展,“高职教育”已成为社会上的一个热点现象,高职生群体的现状、发展趋势、整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相对于大学生和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言,目前关于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还有较大差距。为了探讨影响高职生心理健康的深层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职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职生整体素质,本研究选取高职生这一特殊群体,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对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492名高职生进行了问卷测查。其中男生190人,女生302人;一年级155人,二年级112人,三年级115人,四年级110人;汽车修理专业138人,电器自动化专业104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250人。本研究的全部数据运用SPSS10.0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研究结论如下: 1.不同群体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同,在各因子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文科专业学生比理科专业的学生易于产生抑郁心理问题;二、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一、四年级的学生差;男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高于女生;就业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存在就业压力的学生心理问题极为显著。 2.不同群体高职生的应付方式不同 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以及家庭气氛不够和谐安宁的学生遇事会经常自责;文科专业学生比理科专业的学生更善于采用求助的方式;女性群体也是求助方式的忠实使用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学生更趋向于使用成熟的应对方式;但就业压力大的学生应对方式却不成熟。 3.高职生心理健康与应付方式密切相关,且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 心理健康水平高的学生倾向于运用成熟的应付方式,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学生则较多运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 为了改进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建议: 1.高职院校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2.全面进行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 3.设置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