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精病因及相关病证方药文献的数据挖掘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oxg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败精”病因及所致病证、治疗方药的医学文献为研究对象,应用数据挖掘关联规则方法,对败精概念、病因、病证、方、药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方法:1.检索关键词:确立“败精”、“精败”及与败精相关的疾病名称如“白浊”、“精浊”、“白淫”、“淋证”“下疳”等为搜索关键词。2.检索范围:检索中医文献记载的时间从秦汉时期开始至今。检索中医文献的范围包括《中华医典》、清华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等本校图书馆藏杂志、医案。3.收录标准:①败精概念及引起败精的病因;②由败精所致疾病、证候及治疗方药;③由败精所致疾病的医案记录。4.数据处理:将检索到的与败精有关的病名、病因、证候、症状、治法、方剂名称、中药类别、中药名称进行术语规范,建立败精数据库。5.数据分析:应用数据挖掘关联规则方法对败精相关病、证、方、药进行频数、频率及关联度、支持度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检索了1052本书,539923篇文献,收录到与败精相关的共有1611条。通过研究认为,败精的致病性始见于《黄帝内经》,其成因、致病性,所致病证、治疗方药发展于隋、唐、宋、金、元时期,成熟于明清时期,张扬于现代。虽形成败精的原因、致病性繁杂,方药各异,但其规律为:情志内伤是形成败精瘀阻的主因;所致病证据出现频率的高低主要为精浊、梅毒、白淫、癥瘕、阳痿、淋证、不育、不孕;证候类型以心肾不交、气滞血瘀、湿热下注为特征;临床症状以小便挟精、阳痿、尿道疼痛、茎中痛为特点;治疗以珍珠粉丸、萆薢分清饮、六味地黄丸、茯菟丹、清心莲子饮,茯苓、当归、黄柏为常用方药。无论何种治疗,均围绕“浊”、“瘀”阻断病因、病机而设。结论:研究提示,败精致病以男科疾病为多见,常见于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病证。病位在下焦,与心、肝、脾、肾脏腑的功能失调关系极为密切,因瘀致浊是败精为病的共同特征。调理心、肾、肝、脾的功能,祛瘀化浊是治疗败精为病的用药倾向。
其他文献
在生产实践中,许多工业热设备由于长期运行在高温、高压及化学腐蚀的恶劣工作环境下,导致设备内壁损伤或脱落,形成设备内部缺陷或故障,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我国每年大量的
<正>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珺是《习近平改革开放思想研究》一书的副主编和主要撰稿人。当记者采访他时,他展示了研究团队为写作此书搜集的资料。"习近平是一个全身心扑在改
传统的农业养殖模式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这一单向流动线性模式,此模式投入成本高,经济效益差,而且家禽的排泄物、废弃物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此外,有些不良商家在养殖过
工业用地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载体,其利用结构和利用效率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我国土地供应紧张、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工业行业的快速发展决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的换挡期。企业如何在这种经济新常态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这些都考验着企业高级管理层的能力和水平。农
益气醒脑饮由黄芪、丹参、川芎等七味中药组成,具有益气活血,消栓通络,醒脑开窍的功能。本方为临床经验方,用于中风的中经、中络证的急性期、后遗症期的中腑、中脏证的恢复期、后
刘鹗著《老残游记》是晚清一部著名小说,行世以来,版本有数十种之多,并被译成多国文字。书中有一个很突出的题材——治河问题,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有些涉及于此的也不尽准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非常宝贵,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的矛盾,是目前我国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频出现,成为影响农产品出口与消费者生活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基于中国农产品小生产大流通的格局,承担中国80%以上农产品流通的农产品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趋同”的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财务报告突出了“资产负债表观”和“全面收益观”现代业绩报告理念,导致企业收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