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水质改性技术处理油田采出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同时可以控制腐蚀,但目前水质改性技术中应用的碱度调节剂为氢氧化钠和Ca(OH)2混合体系构成的复合碱,存在复合碱加药量大,污泥产量大,站内结垢严重,水处理费用高等问题,尤其污泥产量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工作人员,急需解决。因此,研究出低污泥量的新水质改性配方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胜利油田盘二污水处理站为研究站点,研究了水质改性过程中污泥产量,结垢量与复合碱的关系,最终得出新的低污泥水质改性配方,通过现场应用试验,达到降低污泥产量,减轻结垢,降低水处理成本目的。研究表明,水质改性过程中污泥产量和结垢量的大小与投加的复合碱配方有关,本文通过改变复合碱中NaOH和Ca(OH)2的比例,对比改性效果和污泥量,可以得出,随着复合碱中Ca(OH)2含量的减少,处理单位体积的污水,污泥产量随之减小,不加Ca(OH)2时,污泥产量最小,同时结垢量也随着Ca(OH)2含量的减少而减少,主要原因是Ca(OH)2在水中微溶,具有一定的助凝作用,最终大部分以污泥的的形式沉淀,同时Ca(OH)2会给水中带来大量的Ca2+,引起结垢。最终确定用单一的NaOH作为水质改性的碱度调节剂,达到降低污泥的效果。以盘二联合站来水为处理对象,用单一的NaOH作为水质改性碱度调节剂,通过设置不同的加药浓度,对比污泥产量和处理后污水的pH值、结垢离子含量及水质情况等,最终确定适合盘二联合站应用的实验室低污泥水质改性配方:30%NaOH 600 mg·L-1+混凝剂(SLP-30D)13 mg·L-1。通过现场应用试验,对实验室确定的配方进行适当调整,确定最终的适合盘二联合站现场应用的低污泥水质改性配方:30%NaOH 800 mg·L-1+凝剂(SLP-30D)13 mg·L-1混。使用新配方时,外输水pH可达到7.5-7.85,平均腐蚀速率为0.065 mm·a-1,其余注水控制性指标都达到注水要求(SY/T5329-2012)。与旧配方相比,盘二联合站污泥产量降低了67.2%,站内结垢问题明显减轻,结垢量减少76.9%左右,水处理药剂分成本降低了7.1%,总体来说,与使用旧配方相比,盘二联合站每年节省费用约12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