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视角下《夏与烟》中的焦虑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ei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二十世纪三大戏剧家之一。他的成名作《玻璃动物园》和他的两部普利策获奖作品《欲望号街车》和《热铁皮屋顶上的猫》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评论界对威廉斯作品的研究也都主要集中在这三部作品上,而对其他优秀作品如《夏与烟》,《玫瑰刺青》和《突然去年夏天》等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夏与烟》是关于欲望和现实、肉体与精神之间对立冲突的作品。该剧自1948年问世以来,长期处于同年获得普利策奖的《欲望号街车》的阴影之下,只得到了部分学者的关注。评论家们主要从女性主义、同性恋和肉体与灵魂之间的对立关系来研究这部作品。作为二战之后的南方作家,威廉斯笔下的人物总是处于内心的欲望和现实相冲突的焦虑之中。但是到目前为止,鲜有学者从弗洛伊德的焦虑理论来对这部作品进行综合的分析。焦虑,作为一种常见的情绪状态,最早由精神分析学派开始研究。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对焦虑更是有着十分深刻的见解和认识。他认为,人的焦虑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现实性焦虑、道德性焦虑和神经性焦虑。虽然这三种焦虑在性质上都是令人不快的体验,但由于社会氛围、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等原因,每个人的焦虑症状和所采取的防御措施是不同的。因此,本文将按照“症状——原因——措施”这个思路,结合弗洛伊德的焦虑理论对《夏与烟》中三个主要人物所遭受的焦虑类型、焦虑原因及其所采取的防御措施进行分析,希望读者能从这些人物身上学习经验或者吸取教训,从而更好地处理自己在现代社会中所遭受的压力和焦虑。论文首先研究了约翰、阿尔玛和瓦恩米勒夫人三个人的焦虑症状。约翰的阉割焦虑和对成为医生的恐惧属于现实性焦虑。阿尔玛为家庭所作的牺牲和矫揉造作的淑女风度表明了她遭受的是道德性焦虑。瓦恩米勒夫人的歇斯底里和孩子气行为是神经性焦虑的典型症状。其次,论文结合社会背景和文化因素分析了约翰、阿尔玛和瓦恩米勒夫人各自焦虑的原因。约翰的现实性焦虑源于他对来自外部世界的惩罚和威胁的害怕。他对阿尔玛的俄狄浦斯情结促使他害怕被阿尔玛父亲阉割和惩罚,他对成为医生的焦虑源自他对疾病和死亡危险的恐惧。阿尔玛的道德性焦虑主要是由严酷的清教主义道德观和父权制对女性的严重束缚造成的。每当阿尔玛的思想或行为违反了道德要求,她便因受到超我的惩罚而感到内疚和焦虑。瓦恩米勒夫人的神经性焦虑则是她长期性压抑的结果。作为牧师的妻子,她的力比多长期得不到满足,又找不到适当的途径升华或转移,于是不可避免地患上了神经性焦虑。最后,论文讨论了约翰、阿尔玛和瓦恩米勒夫人为减轻焦虑而采取的防御措施。防御机制是自我在感到焦虑时为摆脱焦虑而采取的防御措施。约翰的自我所采取的防御措施是置换和内投射。他把感情和欲望从阿尔玛身上转移到内莉身上,顺利克服了自己的阉割焦虑。之后,由于内疚父亲的死亡,他通过内投射认同机制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并吸纳了父亲的性格特征,顺利摆脱了对成为医生的焦虑。阿尔玛的自我所采取的防御措施是压抑和挑衅。阿尔玛的自我一直无意识地使用压抑来控制内心的欲望,但焦虑并未减轻,最后她彻底放纵自我,挑衅宗教和父权的权威,摆脱了道德焦虑的折磨。瓦恩米勒夫人的幼稚和歇斯底里其实是她的自我采取了退化这一消极防御机制的具体表现。但由于过度使用,退化行为不仅没有帮助她减轻焦虑,反而变成了她神经焦虑的症状。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以及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作品中的人物都不可避免地患上了不同类型的焦虑。但只要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防御措施,焦虑是可以减轻或避免的。反之,焦虑会越来越严重,甚至成为一种心理疾病。本文通过对《夏与烟》中焦虑的研究,探讨了二十世纪初美国南方社会中的小人物所面临的痛苦和焦虑,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读者对《夏与烟》这部作品的理解和对威廉斯创作思想的了解,扩大了威廉斯作品的研究范围,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其他文献
<正>中国企业并购的20年历史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这个时期,中国的并购呈现半行政化的特点,是以"保定模式"和"武汉模式"为典型的政府干预
钢琴教学中对放松的学习非常重要,掌握放松的弹奏方法,是学习钢琴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它贯穿于学习钢琴的整个过程,是通过严格的、全面的、理性控制的专业化训练的综合行为,是
《飘》出自美国女作家马格里特,这部不朽之作经历了时间的验证,几十年来都受到了无数人的好评,而《飘》的女主人公郝思嘉的人物形象更是这部书的亮点,她用她的美丽、智慧,独
<正>中国的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就有描写山水田园的诗句。东晋的陶渊明是田园诗写作的开创者,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创作的鼻祖。自此,山水田园便成了诗人们经
在《金色笔记》中,女主人公的"身体"参与到作品的具体叙事中,成为一个能指,指向了文化秩序、个人生存、精神体验、两性关系以及灵魂的自我认知,具有隐喻的性质。从作品中一系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星形胶质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释放的影响和其对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从而探索其对中枢
以一种方酸菁染料、水溶性石墨烯和聚乙烯醇为原料,设计合成了在近红外区具有强荧光(660~665 nm)特性及良好的光热稳定性的方酸菁/聚乙烯醇二元和方酸菁/石墨烯/聚乙烯醇三元
“中等收入陷阱”首次被提出是在2007年,提出者为世界银行,它的基本意思为:在一国(经济体)的人均GDP成功跨过低水平之后,即面临着如何有效从低收入阶层迈向高收入阶层(标志为
<正>高考理综试卷物理部分的120分中,选择题占了48分(40%),而且全为单选题,具有得分容易,失分更容易的特点,因此在高考时必须重视选择题的解答。快速、正确地解答选择题对于
在强调"新闻立台"的今天,使电视拥有自己的声音,把更多的精力和更大的投入放在以释疑解惑、引导舆论见长的新闻评论,已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视台新闻工作者的必然选择。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