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帧同步技术一直是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通信质量。传统的信号处理过程中,帧同步需要遵循Nyquist准则,而过大的采样数据量,极大地增加了系统对采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帧同步技术一直是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通信质量。传统的信号处理过程中,帧同步需要遵循Nyquist准则,而过大的采样数据量,极大地增加了系统对采样器件的要求,继而增加了系统的硬件成本和能量消耗。针对稀疏或者可压缩信号,压缩采样(Compressed Sampling,CS)技术以远低于Nyquist采样率对信号进行采样而不损失信息。本文对压缩采样理论在帧同步中的应用展开进一步的研究。相对于压缩采样技术,单比特压缩采样(Single-bit Compressed Sensing)仅保留观测值符号信息,可减少系统的能量损耗,降低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的设计难度。为此,本文将单比特压缩采样技术引入到帧同步中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将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映射到帧定时变换域,并在帧定时变换域对接收信号进行单比特的压缩采样;随后,根据二进制迭代硬阈值算法,利用采样到的比特流重构出用于帧定时同步的定时度量;最后,根据相关法帧定时同步准则,搜索重构到的定时度量,找到帧定时同步的索引位置。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在比特开销相同的情况下,本文方法相对于基于压缩采样的帧定时同步方法,能够改善帧定时同步的正确同步概率;在正确同步概率相同的情况下,本文方法所需要的比特数更少。同时,在量化过程中,本文方法仅需电平比较器,降低了ADC的设计复杂度。考虑到传统叠加序列帧定时同步方法传输过程中冗余的采样数据,本文将压缩采样理论引入到叠加序列帧定时同步方法中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将训练序列与调制后的稀疏信号进行加权叠加,然后对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压缩采样,随后利用重构算法对采样后的比特流做重构处理,获得重构信号。根据重构信号的最大峰值索引,找到帧的起始位置,完成帧定时同步;最后利用重构的信号减去叠加的训练序列,经解调恢复原始稀疏数据。本文方法可以降低系统的采样速率,降低ADC的精度要求,从而可极大地降低系统的硬件成本和能量消耗。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在较高信噪比下,相对于传统的基于叠加序列帧定时同步方法,本文方法能够达到与传统叠加序列帧定时同步方法效果相当的正确同步概率。同时,在不同参数情况下,本文方法具有鲁棒性。目前,压缩采样理论已被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无线通信、统计学、应用数学等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如,语音识别,智能家居,车联网,自动工厂,物联网,雷达探测,医疗成像,图形采集和处理,信道估计,人脸识别。
其他文献
随着设计策展的边界不断延伸,艺术教育也有意识地介入到非主流公共空间内。我国监狱现代化管理逐渐步入更为人性化的时代,但当前监狱的社会组织模式相对于真实变化的社会较为脱节,即犯人们在刑满释放后无法适应新的社会,所以探讨监狱空间环境下基于艺术治疗方法的策展路径的目的,首先引发公众对“边缘人群”、“封闭的权力系统”的关注与情感认知;其次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将置于“空间边缘化”场域之下的囚犯群体,通过“表达性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车联网、现代传感等技术的影响作用下,车辆蜕变成为了一个数据载体、网络节点,还拥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智能汽车”,智能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
氮化镓(GaN)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具有宽带隙、高击穿场强、高电子迁移率、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在光电器件和电子器件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可以被用来制备耐高温、高压、高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类在现实空间外另一个重要的活动空间,人们通过互联网进行通信、娱乐、金融活动等等。这些活动都被人们记录为数据沉淀下来,而如何利用这笔庞大的数据财富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由此发展出的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学科,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曙光。虽然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给公共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个人隐私的泄露,依靠互联网的诈骗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迭代,移动互联网业务增长势头迅猛,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移动社交领域,以微博、微信、今日头条为代表的应用程序,发挥着重要的连接作用,实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信息之间的高效联动。精准的内容推送也是其增强用户对平台粘性的重要保障。在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快速精准的捕获到所关注的社会热点信息,成为网络舆情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话题跟踪技术应运而生,其旨在实现对以信息流形
在“简单位置(Simple Location)”和“实体与属性(substance and quality)”这两个例子中,怀特海给出了具体性误置(misplaced concreteness)概念的一般含义。根据怀特海的理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网络不断地发展,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的规模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用户对无线网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用户感知及
当下,人工智能逐渐具备类似于人的自主性,打破了仅充当辅助工具的局面,甚至有的人工智能已直接参与创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化产业的效率和效益,但其也给现行著作权法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主流观点认为著作权法是围绕人类作为创作主体来设计和规制的,保护的是作品中所蕴含的人类思想或情感的表达,权利主体只能是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但是,当下有些人工智能已可以自主地生成内容,且其生成内容在形式上与人类作品
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已成为“世界工厂”,工资劳动者已超过3亿人,如何高效保护这一庞大群体的合法权益已成为我国劳动法领域的重点议题。从目前我国劳动法相关法律法规来看,保护劳动者劳动权益主要着重于对劳动权益最低标准的规定和权益受损后的救济两方面,这两方面能解决问题但不善预防问题,而防患于未然是先哲留给我们的智慧,也是成本最低的实现法治社会的途径。因此,本文以工资劳动者(又可称为“员工”)为研究对象,
自2003年我国推行社区矫正以来,社区矫正逐渐成为恢复性司法理念下一项区别于监禁刑的重要刑罚执行手段。社区矫正将服刑人员安置在相对于监狱具有开放性的社区内进行矫正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