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地区1990-2019年火烧迹地时空变化及植被趋势分析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in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稳定的主要外界干扰因素之一。赣南地区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是江西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对南方生态系统平衡有一定程度的维持作用。对赣南地区火烧迹地时空变化及植被恢复趋势开展研究,不仅可以为赣南林区的林火管理和森林防火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参考,而且对完善当地森林防扑火预案、维护生态资源安全、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以1990-2019年赣南地区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制作混淆源图层(水体和地形阴影),并运用光谱混合分析法提取研究区长时间序列的火烧迹地信息,分析近30a火烧迹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单因素分析与地理探测器分析气候因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平均风速、相对湿度)和地形因素(海拔、坡度、坡向)对森林火灾的影响;采用Sen+Mann-Kendall法分析研究区内30a NDVI变化趋势,以表征森林植被趋势,并分析其趋势变化空间分布格局。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和光谱混合分析法提取区域尺度下的火烧迹地,总体精度均值和Kappa系数均值分别是88.38%、0.82,整体精度较高;本研究提取的火烧迹地结果与遥感高清影像实际火烧迹地范围基本保持一致,吻合程度较高,且火烧迹地边界清晰。结果均表明,基于光谱混合分析法提取区域尺度下的火烧迹地,其精度符合研究要求,结果可用于后续分析。(2)赣南地区1990~2019年间火烧迹地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差异明显。火烧迹地面积在时间上呈现波峰波谷交替变化,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1992年是过火面积最为严重的一年。火烧迹地的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东北少、西南多,局部地区较为密集(例如龙南县),根据火烧迹地每年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看到,同一地区火灾的重复发生频率较低。(3)基于地理探测器厘定不同影响因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对赣南地区火烧迹地具有显著贡献的因子为年平均风速、年平均气温、坡度、相对湿度和海拔。(4)通过Sen+Mann-Kendall分析法得出1990~2019年赣南地区森林植被NDVI主要呈上升趋势,占整体的95.10%,呈下降趋势的区域仅占4.90%。对于火烧迹地区域,1.68%的火烧迹地区域植被NDVI呈下降趋势,而98.32%的火烧迹地区域植被NDVI呈上升趋势。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健康医疗水平逐步提高。然而,肿瘤发病率不断攀升的事实表明,癌症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开展肿瘤疾病相关生物分子的传感检测,对于疾病的早期预判和后期治疗都非常重要。肿瘤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不仅可以减少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病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生物传感技术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新兴技术,具有方便、快捷、特异性好、可实时连续检测、应用广泛等优点。核酸
核苷酸及其代谢产物在动物机体中发挥重要的生理生化作用。正常情况下,机体能通过内源途径从头合成核苷酸能满足机体需要。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当动物处于快速生长或受到免疫应激、肠道损伤及氧化应激情况下,核苷酸可能作为条件性必需营养素需额外添加。为此,本研究旨在研究日粮添加核苷酸对母猪氧化应激和繁殖泌乳性能的影响,包括以下两个试验。试验一: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来源的核苷酸对母猪氧化应激及繁殖泌
固氮蓝藻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微生物资源之一,作为促生菌具有固碳、固氮、溶磷和产生活性物质等作用,在农业生产中有作为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应用的潜力。研究表明固氮蓝藻可以应用于一些作物病害的防治。但据我们查阅的国内外文献,其在水稻纹枯病防治方面的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拟从华南地区的农田和湿地等地分离纯化固氮蓝藻,通过气候箱微室实验和水泥池微区实验筛选具有抗水稻纹枯病能力(人工接种高致病性立枯丝核菌菌株G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舍两极端而持其中,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的度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李泽厚更是赋予度以本体地位,认为“度”就是在人类族群通过制造——使用工具的社会实践中长期积淀起来的主观合目的性与客观合规律性的结合、融汇。这样的度具有客观、普遍存在且主客统一,可能、偶然且富有辩证智慧,恒动、张力且充满感受的特性。因此,教育之度客观存在。本研究参照李泽厚历史本体论的教育观,认为教育前提在于尊重人性现实,教育目的则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