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初中教学的实际出发,回顾了语法教学的必要性、语法教学的三个维度和语法教学主要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演变。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在语境理论和联结认知理论的指导下,笔者构建了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观下的以范例驱动的,基于语篇的交际模式语法教学,提出了语法教学首先应该在语言输入上提供语义连贯,有上下文语境的,包含典型语法构式范例的语篇;其次在语境的基础上对语篇进行深入理解,一方面是教师对语法形式和意义以及语篇中的使用场景和语篇进行会话式的注意力引导,一方面是学习者将语法的形式、意义和使用场合以及语篇模式进行联结;第三进行基于口语语篇或书面语篇的半控制性练习;第四,在把握了语言形式和意义的情况下进行语言的交际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反馈将会贯穿其中。本文还对这一模式的有效性采用了问卷法、测试法和访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对比了基于语篇的交际模式语法教学和以脱离语境的句子为主的讲练测试反馈的传统语法教学模式在教学有效性上的差异。研究对象是永嘉瓯北第三中学九年级的两个平行班,实验班40人,控制班38人,教学实验不包含前后期实验的准备和数据收集等共4周,教学者为研究者,教学目标语法为被动构式的三种一般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在教学实验中控制了对语法学习成效有显著影响的变量:第一个是语法的学习兴趣,第二个是学生的基础英语语言能力,第三个是对目标语法的原有知识。研究表明基于语篇的交际模式语法教学比传统语法教学在情感因素上更有利于语言学习,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的也更显著。因此,除了要正确全面的看待语法教学外,语法教学的设计既要科学又要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促使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基于语篇的语法教学可以和交际教学相结合,在语境化的基础上情景化,在使用语法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渐达到语言的自动化,培养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