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大班口语教学中应用任务式教学法的可行性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文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同时也是中国高校中最受重视和最为普及的外语教学语种.多年来,中国高校 英语教学的重点始终放在了书面语言上,而英语口语教学仅仅处于教学的从属地位."任务式教学法"是近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其理论基础可以溯源于已对基础教育产生深刻影响的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社会建构主义模式认为:知识是由个人自己建构的.该模式确认了学生、教师、任务、环境四个方面对学习过程的影响,而处在中心位置的是知识建构的主体——学生.它们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相互作用.教师设置学习任务;学生作为个体理解这些任务的意义和个人相关性;任务便成为教师和学生的连接界面.而这三方面则要在对其起重要作用的环境配合下完成学习过程.认知心理学的这一理论为任务式教学法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任务式教学法是指以完成交际任务为教学目标的外语教学方法.该文重点探讨了一个我们长期以来忽略的方面,即在英语大班口语课上,基于学生人数过多,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使教师无法了解学生们具体的学习目的、需求、过程及方式,也必须导致教师找不到一种对大部分学生都适合的教学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浅析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即"任务式教学法"及其应用于中国高校大班英语口语教学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该文认为,语境是翻译活动中压倒一切的因素,它的重要性胜过一切理论原则.语境是可以转换的,翻译的实质就是语境的转换.语境的转换具有忍让性恃征.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进行交
该文旨在从文体学角度对广告这一重要信息载体的语体特征进行分析,揭示广告在词汇、句法、修辞、情态、形象等方面的具体特点.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加入WTO之后贸
该文以在一次英语强化训练中教授中国学生英语的美国教师为对象,调查和研究了他们在中国教授英语的三周内所遇到的问题.研究者通过参与型观察,观察备忘录以及对美国教师和中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1940—)的《女勇士》(1976)中最重要的主题即是沉默和发声.批评界对《女勇士》中表现的沉默和作者打破这一沉默的意义有所论述,但均不够全面和深入.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