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确定为“智慧旅游年”,力求通过大力推行智慧旅游“快车”建设,完善旅游信息化“一条龙”服务,提升智慧旅游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景区作为智慧旅游衍生和发展的载体,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从游客体验视角出发,探寻游客对智慧景区体验的不同维度,探究不同维度的影响效应,从而为提升智慧景区的信息化服务水平、促进智慧景区的科学规划与管理、提升智慧景区的旅游形象和知名度、满足现代游客对旅游信息化和便捷化服务的多种需求、提升游客满意度、实现智慧景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等提供参考借鉴。本文从游客体验的视角切入,选取南京中山陵作为智慧景区的典型个案,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采集智慧景区游客体验的相关信息和样本数据。运用SPSS17.0和AMOS17.0软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及均值分析等方法,构建了智慧景区游客体验的四维模型。在模型拟合和验证的基础上,对中山陵等类似智慧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调控和优化策略。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索性地发现中山陵智慧景区的游客体验存在四维分异的典型特征,即“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通讯→智慧营销”依次递减,且四维影响要素之间也存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关系。总体上看,中山陵智慧景区游客体验评价较弱,大多持中立态度,而该项结果与中山陵目前智慧旅游的发展程度相吻合,即处于智慧景区发展初期的中山陵,仍存在受众群体不显著的典型特点。但是,从侧面也反映出中山陵智慧景区在未来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智慧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与景区自身的服务及管理水平相挂钩,还与智慧旅游、智慧城市整体发展的大环境息息相关。除此之外,智慧景区的发展还与政府部门的参与程度紧密相关。因此,在智慧景区的建设过程中,要以政府保障为支撑,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以游客体验为核心,推进智慧服务创新;以大数据平台为依托,实现智慧信息共享;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促进智慧营销的多元化推广模式。通过对智慧景区游客体验维度模型的研究,从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创新智慧服务、共享大数据平台、推广营销模式等多个层面,对智慧景区未来的发展提出针对性的调控和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