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一直以来在各行各业尤其是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向前推移,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经历着所未有的激荡与转换,其中社会发展中的一些负面的因素给青年学生成长带来困扰,甚至严重阻碍了青年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众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突出的问题。新时期如何突破旧有的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探寻出行之有效的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乃至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与方法,是作者写作本文的主旨。本文认为当前各高校通过多年的积极努力,大学生教育卓有成效,大学生思想状况总体呈现稳定、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然而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大学生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异及网络的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态势。与此同时,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身也存在一些弊病,教育工作者队伍的思想道德水平、管理能力、教育方式等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从青春晚期到成人期的转变阶段,是他们逐渐走向成熟,走向独立的一个重要历程。加强与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探究其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不仅是重要的,而且具有重大意义。在二者的关系上,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相互依存、共同促进,密不可分。思想政治教育侧重大学生思想层面,根据工作实际对教育对象实施全面系统教育,以期达到完善思想体系的目标。而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大学生思想中的心理层面,帮助大学生消除和缓和心理症状,调节情绪、平衡心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使之成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合格人才。即是说,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完成必须达到大学生心理健康、建立健全完善人格的目的,二者相辅相成,须臾不可分离。在当前,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以及大学生人格体系的有效完善。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对心理健康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关系进行理顺之后,本文又着重探究了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与方法。认为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新特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准确把握学生思想、生活、学习的特点,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紧跟时代步伐,力求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科学化,帮助大学生战胜心理适应不良和焦虑、抑郁、强迫、恐惧等心理障碍,增强抵御挫折的勇气和能力,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健康、愉快地学习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