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自此以后,党的政治建设迅速成为了新时代的关键词和关注点。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把控着党的建设的方向,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效果,是党的建设的坚实保障。离开了党的政治建设,党的其他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是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使全党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政治责任,保持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能力,增强斗争精神,坚决同破坏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作斗争,赢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保证。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讲政治始终是共产党人不变的特质。建党九十多年来,无论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时期,我们党都十分重视党的政治建设,并能将建设方向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讲政治的优良传统。建党初期,由于国共合作和国共十年内战的时代背景,党的政治建设经过了艰辛的探索,取得进步的同时也有了一定的经验教训。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内形成了最广大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党的政治建设蓬勃发展、日趋成熟。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建设在各领域全面推进。然而,由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严重违背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方向及原则,使党的政治建设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左”的错误思想的束缚,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得以重新确立,党的政治建设走上正轨。党的十四大以来,党的政治建设被上升到新的高度,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占有越来越突出的地位。进入新时代,”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样的党”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政治高度全面审视、从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这一问题,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到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通过对各个历程中党的政治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分析,可以看出党的政治建设的具体理念、落实举措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面相,反映出清晰的演变规律,由此也能够得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在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方面,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来源,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立场,理论创新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前提;在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方面,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根本,党章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纲领,党内法规体系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依据;在党的政治建设的组织方面,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党的组织命脉,正确的政治路线是党的组织遵循,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是党的组织力量。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党的政治建设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表现为部分共产党员政治意识不强、政治立场不稳、政治能力不足、政治行为不端等。导致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共产党员个人的思想原因,如人性中的利己主义、世界多元思想文化的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对社会主义现有成就的盲目自信;又有党的建设的制度原因,如民主集中制未能全面落实,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干部人事制度、奖惩制度均须完善;还有大的体制原因,如共产党未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内政治生态已被部分党员恶化等。党在政治建设方面出现的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甚至会瓦解党的执政根基。只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才能保证党的政治方向对头、政治原则坚定、政治路线正确,才能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为实现党的纲领和目标而共同奋斗。(1)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以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根本切入点,以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主要着手点。具体的建设方略主要有以下方面: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和国家的巡视监督制度,完善选人用人制度;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为灵魂,大力弘扬党内正确的价值观,全面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改善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以提高党的治理现代化水平为途径,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中、融入党的信息化建设体系中、纳入专家智库体系中,并增强与世界各国政党的政治建设交流。唯有如此,党的政治建设才能全面加强,从而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展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