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有许多矿区位于山区及丘岭地区,这种条件下开采往往会导致滑坡灾害的发生。严重的危害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是矿区可持续发展急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难题。 地下采动引起山体滑坡的变形和滑动是一个复杂的力学过程与非线性问题,本研究结合贵州发耳煤矿因地下采动引起的滑坡实例,利用改进的极限平衡法和大型岩土工程专用软件FLAC3D,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并参考大量的现场调查资料,对因地下采动引起的山体滑坡的滑动机制以及变形规律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总结前人在滑坡滑动机制分析方面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下采动引起的山体滑坡的滑动机制,并对贵州发耳煤矿的滑坡滑动机制进行分析。 2)在讨论极限平衡法计算坡体稳定性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地下采动因素的影响,然后利用改进的极限平衡法分析贵州发耳煤矿滑坡的稳定性,并分析计算结果,与简单的极限平衡法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充分说明考虑地下采动因素的改进的极限平衡法在地下采动引起的山体滑坡的稳定性分析中的更适用。 3)结合贵州发耳煤矿具体的工程实例,应用FLAC3D软件对地下采动引起的山体滑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模拟,分别分析在上坡开采和下坡开采方式下滑坡体内的应变、应力特征;地表移动特征;以及由地下采动所引起的坡面、开挖面、坡脚塑性区的出现,得出下坡开采方式比上坡式开采更易引起山体滑坡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