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型固有淋巴细胞在IL-33基因敲除小鼠急性弓形虫感染的免疫功能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ei000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以IL-33基因敲除小鼠急性弓形虫感染为模型,探讨Ⅱ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s)的免疫调节功能。为进一步深刻理解IL-33、ILC2s的功能及其之间的关系,为弓形虫感染的免疫应答机制提供实验依据,为弓形虫病新型治疗方案以及该模型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体内实验分析ILC2s在野生型及IL-33-/-小鼠肺脏中的基础表达:PCR鉴定C57BL/6野生小鼠和IL-33-/-小鼠基因型;ILC2s流式抗体表面标记及流式分析IL-33-/-小鼠及野生型小鼠肺脏中ILC2s的细胞比例及数量。2.体内实验分析急性弓形虫感染小鼠不同时间点肺、肠、肝、脾、肾组织IL-33的表达情况:建立急性弓形虫感染模型,C57BL/6野生型小鼠和IL-33-/-小鼠腹腔注射弓形虫速殖子104个,1m L/只,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完全培养基,经动物处理、取材灌注后,分离肺、肠、肝、脾、肾组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织中IL-33的表达;3.体内实验探讨ILC2s在急性弓形虫感染小鼠中的免疫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野生型及IL-33-/-小鼠弓形虫感染3天组和感染5天组肺脏ILC2s的细胞比例及数量;Real-time PCR检测肺ILC2s相关转录因子GATA3、RORa及细胞因子IL-5、IL-13 m RNA表达水平。4.体外实验建立弓形虫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模型,细胞爬片观察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并采用重组小鼠IL-33预处理12h后感染弓形虫速殖子,Real-time PCR检测ILC2s相关细胞因子IL-5、IL-13 m RNA表达水平。5.统计分析方法: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样品之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K组独立样本实验数据经正态性分布检验及方差齐性检验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实验结果及数据均以均数加标准差((?)±SD)表示,并附可视化图表,认为显著性P<0.05为拒绝原假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符合方差齐性的K个独立样本采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检验结果使用Bonferroni法进行进一步的组间比较,用Z值(检验统计)和P值(显著性)来具体比较每两组之间的差异,P<O.O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附可视化图表。采用Graph Pad Prism7软件绘制并导出图形。结果:1.实验所用小鼠为C57BL/6野生型和IL-33-/-小鼠。2.IL-33-/-小鼠较野生型小鼠肺脏中ILC2s细胞比例及数量低(P<0.05)。3.与未感染组相比,弓形虫感染后各时间点小鼠肺、肠、肝、脾、肾组织中IL-33的表达均升高(P<0.01)。4.在野生型及IL-33-/-小鼠中,与未感染组相比,弓形虫感染3天组肺脏ILC2s比例升高(P<0.05),弓形虫感染5天组下降(P<0.05);弓形虫感染5天组与弓形虫感染3天组相比,肺脏ILC2s比例下降(P<0.01)。经统计分析各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IL-33-/-小鼠弓形虫感染3天组和感染5天组与野生型小鼠相对应的组别相比,肺脏ILC2s的细胞比例及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在野生型小鼠中,与未感染组相比,感染3天组IL-5 m 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IL-13 m RNA表达水平升高,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感染5天组与未感染组相比IL-5 m RNA表达下降(P<0.05),IL-13 m RNA表达水平也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IL-33-/-小鼠中,与未感染组相比,感染3天组IL-5 m 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IL-13 m RNA表达水平下降(P<0.01);感染5天组与未感染组相比,IL-5和IL-13 m RNA表达水平均下降,经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ILC2s相关转录因子结果显示,在野生型小鼠中,与未感染组相比,感染3天组GATA3 m 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感染5天组较感染3天组GATA3 m RNA表达水平下降(P<0.01);与未感染组相比,感染3天组RORa m RNA表达水平下降(P<0.01),感染5天组较感染3天组RORa m RNA表达水平下降(P<0.01)。在IL-33-/-小鼠中,与未感染组相比,感染3天组GATA3 m 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RORa m 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感染5天组与感染3天组相比,GATA3 m RNA表达水平下降(P<0.01),RORa m 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转录因子GATA3m RNA表达水平变化与流式ILC2细胞比例及数量变化趋势一致。IL-33-/-小鼠弓形虫感染3天组及感染5天组,与野生型小鼠相对应的组别相比,IL-5、IL-13及GATA3 m RNA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L-33-/-小鼠感染3天组较野生型感染3天组RORa m RNA表达降低(P<0.01),感染5天组表达略有升高,但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离体实验分析在野生型与IL-33-/-小鼠中,与对照组相比,弓形虫感染后IL-5及IL-13 m RNA表达水平均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重组IL-33预处理后IL-5及IL-13 m 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IL-33-/-加重组IL-33组与IL-33-/-组相比,IL-5和IL-13 m 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IL-33基因缺陷小鼠较野生型小鼠肺脏中ILC2s的细胞比例及数量低。2.弓形虫感染可促进肺、肠、肝、脾、肾中IL-33的表达升高。3.体内及体外实验表明,IL-33可促进ILC2s的活化,急性弓形虫感染小鼠肺ILC2s的绝对数量及比例出现明显变化,ILC2s发育和功能依赖的关键转录因子GATA3的表达与数量变化一致,提示ILC2s可能在弓形虫感染中发挥免疫功能,但可能并非通过IL-33发挥作用,具体机制需进一步讨论。
其他文献
目的1.通过meta分析探讨抗阻力运动的随机对照试验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血糖、胰岛素及妊娠结局等的影响。2.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探讨与有氧运动相比,抗阻力运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胰岛素及妊娠结局等方面的效果差异,从而为GDM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1.Meta分析: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
目的:1.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适应能力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后期针对养老机构老年人适应问题开展的干预研究奠定基础。2.评价叙事护理对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适应的干预效果,探索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适应的有效措施。方法:1.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0月-2019年12月对福州市区及周边县市(共6个区县市)的9所养老机构共216例老年人进行调查,以上养老机构均具备运营资质并均在民政
目的:调查重症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与家庭坚韧力、心理弹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家庭坚韧力、心理弹性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三个变量之间的中介效应,以期为重症患儿家庭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调查,通过便利抽样方法,选取福建省内4所三级甲等专科或综合性医院的儿童重症监护室的315例患儿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表(PCIS)
目的:通过人群和外环境监测,阐明2016年5月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免疫策略改变后福建省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PV)的流行株变化特征,评估新免疫策略是否完全阻断2型脊灰病毒(PV2),为我省维持“无脊灰”状态及在消灭脊灰后期阶段制定相关免疫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在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cute Flccid Paralysis,AFP)常规监测基础上,增加健康儿童和环境污水
背景与目的运动对心脏的影响是双向的,心脏肥厚作为跑步后的适应性变化,可以存在生理性与病理性的状态,而在病理性变化的早期往往不发生心脏的泵功能的改变。心肌应变既能反映心脏的整体功能,还可用于局部心肌内在收缩特性的分析,从而早期发现心肌损伤。本研究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不同强度、不同时长跑台运动对大鼠左心室功能的动态影响,探讨心肌应变在局部心肌功能受损早期检出中的价值。方法72只8周龄SD大鼠随机均
体育核心素养主要由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构成。学习情境主要是与学生所学的内容相适切的,是帮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知识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特殊教学形式。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学习情境应用类型并没有特殊的分类特征,在教学开展中教师会结合不同的教学背景,应用多元化的学习情境来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在教育教学体系中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能够将体育核心素养教育结构中的隐形内容以课程教学的形式直接外显化,学习情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挖掘电气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探索其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是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需要。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强化的法治意识与能力、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以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电气工程专业课程思政蕴涵的主要思政元素。为此以《电气学科前沿技术》为例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复杂、高危且有介入指征的患者(CHIP)介入治疗(PCI)中预防性使用有创机械通气(IMV)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132例接受高危介入治疗(Hr-PCI)的CHIP患者,并根据其术中器械支持分为4组:NS组(无任何支持,n=45),IABP组(
本文结合初中生物学教学案例,尝试以问题解决模型引导“结构—功能类”问题的解决过程,以利于学生快速形成问题解决思路,有效解决问题,提升证据意识和辩证思维能力,更全面地感悟和树立结构与功能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