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指向,学生从学习阅读到用阅读学习,这样的转变正是其独立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结合部编本教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可以发现略读课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上起着重要作用,是落实独立阅读能力训练的载体,因而对以独立阅读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指向,学生从学习阅读到用阅读学习,这样的转变正是其独立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结合部编本教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可以发现略读课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上起着重要作用,是落实独立阅读能力训练的载体,因而对以独立阅读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略读课文教学展开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以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培养为切入口审视略读课文教学,首先需要明确“独立阅读能力”的能力指向点。结合已有研究的相关阐释及课标各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笔者认为,小学阶段的独立阅读能力指向读的能力、积累基础语文知识的能力、理解的能力、文体区分的能力、鉴赏的能力、工具书使用的能力以及个性化阅读的能力。而从教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来看,精读课重在学习形成独立阅读能力的方法,略读课旨在落实独立阅读能力的训练,进而在课外阅读中完成独立阅读能力的运用。因此,略读课文教学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培养的关系可以得到明确,即:略读课文是学生独立阅读能力训练的课内平台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训练载体,也是学生发展独立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基于略读课文教学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培养之间的密切关联,考察现有期刊、著作及视频课的略读课文教学课例,可以发现这些课例在教师备课、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上均有可取之处,但从独立阅读能力培养的指向点来说,也存在着不足,主要有阅读形式单一,未多方训练学生读的能力;教学模式趋同,未强调各类文体的区分;教学倾向偏颇,未夯实理解与鉴赏的方法;教学方式传统,未突出自主使用工具资源;教学评价笼统,未关注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五个方面的问题。针对略读课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笔者尝试提出指向独立阅读能力培养的略读课文教学建议,包括:多管齐下,夯实学生读的能力;依体而教,凸显文体区分能力;言意兼得,强化理解鉴赏能力;利用支架,提升工具书使用能力;精准评价,关注个性化阅读能力,以期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全面落实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
其他文献
新时代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即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传播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践行党的教育方针,为中学生成长成才引路,都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神圣使命。在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持续巩固意识形态阵地,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自信心和获得感,都对新时代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更多要求与挑战。获益于党的教育方针指导,目前我国高中思想政
压缩感知(CS)理论是一种新的信号处理理论,同时CS也被称为压缩采样或者稀疏采样。在信号处理中,CS和奈奎斯特(Nyquist)采样定理相比,能够以较小的测量值还原出初始的信号,从而降低了采样信号的成本以及存储信号的成本。即一个信号是可压缩的或在某个变换域是稀疏的,则可以通过与变换基不相关的观测矩阵将变换后的高维信号投影到一个低维空间上,然后通过优化算法从这些少量的投影中以高概率重构出原信号。近些
统编本小学语文创新编排了阅读策略单元,将阅读策略与单元教学相结合,受到研究者和教师的关注。提问策略单元作为其中的一个阅读策略单元,与其他阅读策略单元的学习密切相关。由于提问策略单元的编排、教学要求与国内传统教科书编排、阅读教学形态有较大的差异,提问策略单元教学实践面临“如何教”或“如何教得更好”等问题。为了提高提问策略单元教学效率,本研究立足提问策略单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利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板块,它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传统阅读教学模式虽能达成基本的阅读教学目标,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局限于纸质资源的教学已不再满足当今的教学需要,拓展教学资源、扩充教学素材、寻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成为了教育革新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同时,伴随课程目标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电影预告片是影响人们电影欣赏选择的重要因素,对电影在影院上映后的票房成绩起着关键作用。电影评估的常规方法依赖于消费者的自我陈述偏好,这些偏好通常是通过问卷调查或者在电影预告片的测试放映过程中进行焦点小组调查得出预测结论。然而,超过75%的新上映电影在影院上映期间是净亏损的,这就亟需新的电影评估方法来预测观众对电影的偏好。由于神经测量方式预测个人电影偏好的方法可以通过较小的样本提供更准确的预测,因此
面对一篇选文,“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一直是语文教学中讨论的重点,即“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选择与确定问题。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散文是主要的文体,教学中存在诸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不能体现文本特性进而导致教学效率低等现象,对学生语文素养发展不利,因此推进对散文教学的研究是应有之义。作为现代散文的名篇,《白杨礼赞》是茅盾1941年在重庆写的一篇托物言志散文,具有丰富的文学鉴赏、文化育人价值,
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学科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语文课程特质的应有之义。2017年,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将综合性学习独立为教学板块,意味着其在语文教学中逐渐脱离边缘化,成为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将语文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课程,它不是听说读写的简单叠加,而是课内与课外、知识与实践、学科与生活的融会贯通,它要求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虽然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二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批判性思维能力成为21世纪的核心技能,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才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高中学段是学生思维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同时,“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也受到了许多语文学者的关注,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成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主场地。但是通过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后,发现
群文阅读作为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阅读教学形式,自兴起以来,受到了许多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群文阅读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与教师的专业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群文阅读的实践探索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的探索相对较少。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蕴含着独特的人文精神与浓厚的文化积淀,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丰富学生的
在中学学习阶段,语文对学生的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作文教学又是集中反映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在以往的写作教学中,我们看到的是教师没有具体有效和有针对性的写作教学指导方法,很少创设有助于学生写作的教学情,评价方式单一机械无法与学生个性化的写作相匹配。此外,学生在没有有效的写作方法的指导下写作兴趣缺乏,对写作无从下手。因此,本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