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隐喻的视角看交际中的沉默现象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沉默现象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并被赋予贬义一言语的缺乏,即交际的缺乏.然而,沉默与言语共同实现了人类交际.沉默,在人类交际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广泛深入的研究.这是该文的基本观点. 该文的标题表明,我们要从隐喻的视角来分析交际中的沉默现象.这也是该文主要的研究方法.那么,沉默现象不再被简单地视为"无声"或"失声",而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我们可以以此来定义各种交际现象:语言的,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或是文学的.所以,关于沉默现象,是典型的跨学科研究. 全文共分五章,外加引言和结论两个部分.第一章首先介绍了交际过程的基本模式:SMCR,紧接着在交际的整合理论下讨论什么是沉默,以及沉默作为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双重性本质.第二章是关于沉默语的分类及语用功能的详细讨论.所以,开篇两章是有关沉默语的总体介绍,也是全文的基础.第三,四两章是分两个模式讨论具体语境下的沉默现象.首先是在跨文化交际范畴,沉默是一种文化现象,其鲜明的文化特征导致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当然,关于沉默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参与跨文化交际.而在特定社会文化范畴内,人们选择沉默还是声音,沉默意味着什么,是由具体的社会情景语境,及交际者自身的众因素共同决定的.第五章集中讨论了沉默语在写作中的运用,举例为D.H.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沉默语的使用是作者把握其小说人物及故事情节发展的一种艺术上的策略.这为文学批评与分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该文的结论部分重申了该文的主旨:增强对沉默现象的认识以促进人类交际.去发现并理解无所不在的沉默现象,有助于人类对自身,及客观世界的了解.
其他文献
在这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厨电和小家电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生发出来,如,电磁灶或煤气灶(做饭)、豆浆机(打豆浆)、电饭煲(蒸米饭)、电压力锅(炖鸡、炖肉)、抽油烟机(排油烟)、烤箱(烤面包、蛋糕)、微波炉(加热食物)、果蔬机(清洗蔬菜水果)、洗碗机(洗碗)、蒸蛋器(煮鸡蛋)、酸奶机(制作酸奶)、榨汁机(榨水果蔬菜、研磨、绞肉)、电水壶(热水)、小厨宝(相当于浴室的热水器)、消毒柜(给餐具消毒)等等。不仅种
期刊
妨碍性焦虑在二语学生中广泛存在并对学生目标语的习得起负面影响,但语言学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焦虑.在该文中作者试图把美国心理学博士Maxie C. Maultsby,Jr.创立的理
对于哈代高超的象征艺术,很少有人作过系统论述.但象征的使用不仅能深化主题并使之更形象,而且常常能奇迹般地激起读者的情感并唤起读者的想象,从而赋予作品与众不同的全新意
《米德尔马契》深刻地揭示了十九世纪英国社会女性的悲剧.作品通过女主人公多罗西娅的经历控诉了女性的悲惨命运.作者乔治·艾略特创作这部作品旨在反映她的内心世界,抨击女
英语已成为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其运用之广勿庸置疑.在这种形势下,大多数中国人渴望通过学习英语来了解外部世界同时也用英语向他们介绍自己的社会.在学英语的过程中,英汉词典
1986年,渥雷·肖英卡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对他的概括性评语是:“他以广阔的文化视野创作了富有诗意的关于人生的戏剧。”肖英卡在他的文学作品中融合了约鲁巴传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