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人民日报》1963年曾经报道:在苏共二十大提出“和平过渡”理论之初,中共就意识到这是极其重大的原则性错误,并认为赫鲁晓夫提出“和平过渡”的目的在于否定无产阶级专政,否定以暴力革命为特点的“十月革命”道路经验。然而,从苏共二十大报告原文和其他资料来看,这一理论既没有否定无产阶级专政,也没有否定武装斗争,而是苏共根据斯大林逝世后苏联面临的严峻形势所进行的策略性调整。值得注意的是苏共在二十大报告中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日报》1963年曾经报道:在苏共二十大提出“和平过渡”理论之初,中共就意识到这是极其重大的原则性错误,并认为赫鲁晓夫提出“和平过渡”的目的在于否定无产阶级专政,否定以暴力革命为特点的“十月革命”道路经验。然而,从苏共二十大报告原文和其他资料来看,这一理论既没有否定无产阶级专政,也没有否定武装斗争,而是苏共根据斯大林逝世后苏联面临的严峻形势所进行的策略性调整。值得注意的是苏共在二十大报告中将“和平过渡”摆在了与暴力革命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将过去长期曾被认为是修正主义的“议会道路”观点合法化,这从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当时大多数共产党人的认知。中苏两党关于“和平过渡”的争论聚焦于通过何种方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然而这一问题中共在1956年已经解决。依据中苏两党共同的理论基础,当时的世界形势以及中共实行的政策等方面来看,双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和平过渡”是曾保持默契的。实际上,在中苏关系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中共并不认为“和平过渡”理论内容是错误的,其所关注的是武装斗争与“和平过渡”二者的地位问题。中共一直认为武装斗争是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所必须遵循的法则,而“和平过渡”仅是存在于个别国家的个别现象。苏共则更倾向于依据本国的需要来选择具体的策略。中苏两党观察问题视角的差异正是构成双方分歧的关键。中共对于“和平过渡”的认知,并不像官方曾经宣传的那样一开始就认为它是极其重大的原则性错误。仅在1956年,其态度就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在苏共二十大召开期间,中共对于“和平过渡”表现出的是一种观望态度,而在赫鲁晓夫抛出斯大林问题之后,中共更加倾向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苏共二十大所引起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混乱使中共日益质疑苏共领导国际共运的能力,这种自信与质疑深化了两党的分歧。毛泽东从强调“十月革命”道路、批判苏联大国沙文主义以及对外宣传中国革命经验入手质疑苏共的权威地位。中共宣传自身革命经验的行为也表明,双方关于“和平过渡”的分歧到中共八大前后已经开始走向对立。匈牙利事件的爆发似乎验证了中共对于世界局势和帝国主义性质的判断。中共开始重新评估阶级斗争的严峻形势,并将“和平过渡”上升到“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高度。综合以上分析,本文认为中苏两党看待“和平过渡”的视角和争论的焦点一开始就不在同一层面上,这使得双方的争论自始至终只能是自说自话,意见不可能得到统一。同时随着中共对苏共质疑的不断加深,这种本就无法弥合的分歧也就不断扩大。中苏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高度统一的意识形态认同基础之上,意识形态层面分歧的出现和扩大导致的是双边关系产生裂痕并最终走向军事对抗的悲剧。中苏关系在1956年处于“蜜月期”,然而这种亲密到1956年底已经因为双方在“和平过渡”问题上的分歧而“风波渐起”。
其他文献
网络时代,互联网成为民意表达的重要渠道,个人实现了自由表达权力的极大增强,中国政策议程设置中公众参与变得普遍。网络舆情聚焦现实,承载公众迫切的政策诉求。在传播过程中,一些舆情事件可能触发政策议程设置,推动新政策的落地。在舆情的外部推动下,议程设置着力解决涉及全局和公众热切关注的问题,渐趋民主化和科学化。如近年的孙志刚案、魏则西事件、空姐滴滴顺风车遇害案等事件,都是经过一定规模网络舆情的传播发酵之后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国都更加渴求具备创新与研究能力的新时代人才。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我国数学教育开设了“综合与实践”课程的独立板块,旨在使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各大版块的知识,甚至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STEM教育理念作为一种跨学科融合的新型教育形式,它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创新思维。由此可见,STEM教育理念与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为STEM视角下开展初中数学
当前伴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成为新兴产业,人们的思维习惯等各方面在无形中发生变化,也充分体现了现代化社会对人的种种要求。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快速更新,也促使教育要求的迅速更迭。与初高中各科目课程标准的最新修订相伴,新的教育理念、制度和模式纷纷呈现,充分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与时俱进的追求,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正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自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基于深度学习的
“出现在公共路牌、广告牌、街名、地名、商铺招牌以及政府楼宇的公共标牌之上的语言共同构成某个属地、地区或城市群的语言景观”。近些年来,将语言景观的概念引入语言学习、语言教学等领域成为学者们研究、探索的对象。研究者对语言景观进行调研与收集,设计教学实践与实验,探究语言景观作为一种辅助性输入来源,对二语学习与二语教学的作用。本文将海外的语言景观和汉语国际教育作为研究对象,聚焦于泰国的汉语语言景观与汉语教
网络直播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产生的一种新兴的网络技术,互联网直播平台内容也涵盖方方面面,包括游戏、秀场、体育、户外和教育等等。在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互联网直播行业蓬勃发展,诞生了一大批网络直播平台和吸引了大量观众。对直播行业的投资价值分析也成了一个必然的趋势。虎牙直播作为一个游戏直播平台,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和大量的观众基础,也是第一家上市的游戏直播平台,获得了大量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意味着中国5G略过了预商用直接进入商用阶段,比预计的提前了一年。同所有能引领新一期经济浪潮的科技一样,率先实施5G的国家能通过连接着数十亿移动终端设备上建立新服务而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如今,中美贸
政策扩散现象的发生根植于特定的制度情境,其演化过程及模式特征亦受到制度情境的形塑。中国单一制国家治理体系有着与美国联邦制分权制衡结构截然不同的组织架构和制度安排,照此逻辑,即便基于中美不同制度背景的政策扩散过程作为一种“传播”现象在本质上兼有诸多共性,但二者仍应有“橘枳之别”。而事实上,在既有主流政策扩散研究中,无论是对联邦制下“民主实验室”隐喻的细审,还是就中国地方创新或试点经验推广过程的深描,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关键是绩效考核,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可以促进企业管理体制的改进,从而提升企业工作效率和员工积极性,进而实现提升企业效益的目的。但是,中国现阶段在绩效考核方面还有待完善与优化。本文以B银行河南省分行为例,针对员工绩效考核积分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首先论述了绩效考核理论基础和意义,分析了该分行的绩效考核积分系统现状。然后根据现状发现B银行河南省分行在建设绩效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近两三年来我国经济改革的热点,受到各级政府、各地企业的广泛关注。从2013年9月正式宣布试验区建立,到2014年12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作为自贸区改革创新政策最主要的政策对象——自贸区内的各种企业,它们的感受和体验究竟如何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在梳理了自贸区成立及扩区后的政策基础上,以上海金桥开发区纳入上海自贸区扩区范围的企业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把企业看成是一个有机生命体,会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在各个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内外部环境,业务活动与经营风险也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内部控制存在一定的周期性特征。本文基于生命周期视角,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选取经历了完整生命周期的浙江向日葵为研究样本,用现金流量组合法对光伏行业的企业进行生命周期划分,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模型,使用目标导向的内部控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