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是中国古代文明伟大的文化遗产。中医英语翻译充当着中医国际化的桥梁作用。在当今的中医翻译中,错译和误译现象大量存在,导致中医翻译的译文整体质量较差。中医翻译至今仍缺少行之有效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标准,这些因素阻碍了中医向世界传播。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探讨了中医翻译研究的发展、原则、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出发,结合“归化”和“异化”策略对中医术语的翻译进行分析,详述了“归化”和“异化”策略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对中医翻译实际操作的指导。本文提出了中医翻译的以下几项原则:保持中医原始风格,使用直译;对西医中缺失的一些中医词汇,使用音译来达到传递文化讯息及丰富目的语的目的;对于内涵丰富无法用直译表达的中医词汇,使用意译;当中西医术语中有对等词时,使用借词法,减少文化差距。
中医术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一本质为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研究中医术语的英译提供了基础。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引入不可能解决中医术语英译中出现的所有问题,但是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提高文化意识,了解造成中医术语英译文化障碍的原因,从而更好地翻译和传播中医药知识及中国文化。
中医语言受到了道家、儒家学说和佛教思想的深刻影响,异化和归化策略的采用对如何处理中医翻译中的文化成分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中医翻译水平低某种程度上说来也是由缺乏专业的译者所导致的。因此,译者水平的提高也是中医翻译急需解决的问题。译者对语言的掌握、对中医和相关学科的了解等因素对促进中医翻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有助于译者在中医翻译中选择适宜翻译策略,获得令人满意的翻译效果,促进中医有效地向西方各国传播,加速中医的国际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