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与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dn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血清中骨硬化蛋白水平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1-5期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代谢指标、钙磷代谢的相关性,探讨骨硬化蛋白在临床中作为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早期反应指标的可行性,及其在CKD-MBD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唐山工人医院收治的CKD 1-5期非透析患者115例,另选取唐山工人医院体检健康者2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血清钙(calcium,Ca)、血清磷(phosphorus,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mmunoreactive parathyroid hormone,i PT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骨硬化蛋白、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TRACP-5b),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股骨颈骨密度BMD,根据ALB对测定Ca进行校正,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分析对照组及CKD各期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与肾功能、BMD以及骨矿物质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1.临床资料组间比较:从CKD2期开始,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其中CKD3期及CKD4期较CKD2期明显升高(P<0.05),CKD5期较CKD4期明显升高(P<0.05)。从CKD3期开始,lg[i PTH]水平明显升高(P<0.05),其中CKD4期较CKD3期明显升高(P<0.05),CKD5期较CKD4期明显升高(P<0.05)。从CKD3期组开始,血清Ca水平明显降低,其中CKD4期较CKD3期明显降低(P<0.05),CKD5期较CKD4期明显降低(P<0.05)。从CKD4期开始,血清P水平明显升高(P<0.05),其中CKD5期较CKD4期明显升高(P<0.05)。从CKD3期开始,股骨颈BMD水平明显降低(P<0.05),其中CKD4期较CKD3期明显降低(P<0.05),CKD5期较CKD4期明显降低(P<0.05)。从CKD4期开始,血清ALP水平明显降低,其中CKD5期较CKD4期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CKD3期开始,血清lg[TRACP-5b]水平明显升高(P<0.05),其中CKD3期、CKD4期和CKD5期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KD患者中,男性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显示,股骨颈BMD与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5);4.CKD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与血清lg[TRACP-5b]、lg[i PTH]、P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GFR、血清Ca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年龄、BMI、ALP水平无相关性(P<0.05);5.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KD患者骨硬化蛋白水平与GFR、血清Ca、lg[TRACP-5b]水平密切相关。结论:1.从CKD2期开始,血清中骨硬化蛋白的水平随着肾功能的减退逐步升高,并且其水平变化的出现早于股骨颈BMD、血清ALP、TRACP-5b、Ca、P、i PTH,或可以作为早期反映CKD-MBD的血清学指标。2.CKD1-5期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与血清TRACP-5b、P、i PTH正相关,与GFR、血清Ca、股骨颈BMD负相关,提示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参与了CKD-MBD的发生与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近年来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等问题的日益严重,探索气候变化机理、预测气候变化趋势成为了学界重点研究的方向。陆地碳循环模型以陆地生态系统为对象进行碳循环过程的模拟与计算,在探究圈层间碳循环机理,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陆地碳循环模型的持续发展,模型的计算过程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单机运算方式难以满足模型所需的高计算能力。为了解决模型运行问题,目前研究者普遍采用模型内部硬编码
本实践报告是一篇以宫泽贤治的童话《ビジテリアン大祭》(笔者译:《素食主义盛典》)为实践对象,基于社会符号学翻译方法的翻译实践报告。该作品发表于作者逝世后的第二年,主
研究背景及目的大量研究显示,孕期维生素D缺乏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同时,也有部分研究探讨了孕期维生素D补充对胎儿发育的影响,但最终结论却不统一。因此,本
在认知机器人设计中,触觉传感系统因其稳定性收到广泛的应用。目前,触觉传感器的设计灵感多来自于哺乳动物的胡须。海豹胡须在猎物尾迹的中会产生剧烈振动,这种特性使其成为
近年来,无人机(UAV)在复杂环境下自主执行任务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动态环境下无人机的决策问题,本课题主要针对旋翼无人机对地面动态目标操控过程中的决策问题进行展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题进行研究。第一,优化设计无人机任务系统的结构结构。在无人机执行对地动态目标操控任务环境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对任务的系统结构进行优化,所设计的系统主要包括感知、态势估计、决策和行为控制四个层次,特别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肺腺癌细胞A549的放射增敏效果,探究其是否通过影响Stim和/或Orai蛋白表达来调节细胞内钙库操纵性钙内流(SOCE)机制实现增敏效果,为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放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一种二元可调进气道的前体开展了气动特性研究和气动外形方案设计,主要对进气道外压缩段的一、二级压缩面的不同气动外形及其几何参数进行研究,得到几种气动外形下不同几何参数对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所得几何参数的影响规律,确定一组几何参数以获得几种气动外形的较优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不同进气道气动外形方案在宽速域范围内的气动特性。首先,设计得到满足设计状态的可调进气道的对称
基因测序、经济模型MARS等高通量计算应用在现代科学计算中日益重要,但是由于高性能系统本身的特性导致大规模、松耦合类型的应用无法直接在高性能计算平台上执行。同时部署
围绕"人-技术"的分析视角,梳理现有国内外文献中关于风险治理的不同阶段中人与技术关系的论述,并从中外学术对话中寻找国内相关研究的局限与不足,同时对大数据如何更好地应用
研究背景:随着人口结构和疾病谱的变化,中老年人群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大病的易感人群和患病主体。中老年人群身体机能的衰退以及生理功能、社会角色、经济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