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核心词英译策略和方法:多元与选择

来源 :西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b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文化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积累,最终成为瞩目世界的灿烂文化。其中,代表着中华文化精髓的典籍浩瀚如海,而把具有中华特有文化的典籍译成英语,则可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参与全球文化交流与建设。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论语》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它是西方人了解中国文明的一部不可不读的经典。经典中凝聚着民族核心文化,而文化核心词则蕴含着核心文化的精髓。因此,在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讨论《论语》文化核心词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通过梳理《论语》中文化核心词的翻译研究,发现译者对文化核心词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各不相同。不同的译者对原文文化核心词有不同的理解,这使得文化核心词在英文中获得了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和内涵。本文作者进而提出文化核心词多元翻译和选择的难题:在多元的翻译中,什么翻译策略和方法产生的译文才能传递中国核心文化呢?才能让原滋原味的中国文化“走出去”呢?从文献综述中可以发现,有的学者关注了文化核心词的多元翻译,有的学者没有关注。即使有的学者提到了多元翻译,但是没有从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给出解决方案。因此,本文作者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来讨论《论语》文化核心词的多元翻译与选择问题。在译本对比中,作者观察到文化核心词汇多元翻译现象并提出了多元选择困惑。接着,作者运用伽达默尔阐释学和读者反映论来解释文化核心词翻译多元现象存在的合理性。虽然文化核心词阐释的多元性有其合理性,但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中国译者不能随意皆可,需要做出翻译选择。在文献综述后,作者确认该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那么,译者该如何为《论语》“走出去”做翻译选择呢?根据翻译目的论的理论指导,译者的文化核心词翻译策略、方法选择要服务于《论语》“走出去”之目的。文化核心词要走出去,要被西方读者理解和接受,译者的翻译策略、方法选择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其中国文化内涵。因此,文化核心词的翻译策略是异化而不是归化。不过,实现异化翻译策略的方法却不是传统认为的直译,因为直译看似忠实,读者会因为其过度陌生而无法接受原文内涵。受到英语文化核心词汉译的启示,作者认为音译加注释应该成为汉语文化词英译的首选方法。除此之外,本文还探讨了其它情况下文化核心词翻译方法的选择问题。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明确MR成像对局部晚期直肠癌经新辅助治疗后,对关于肿瘤分期、结节分期以及无癌环切缘等肿瘤复发问题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在MEDLINE、EMBASE Abstract Objective
正能量原本是一个物理术语,后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它才流行于各种场合和各种媒体。这个词最初源于英国心理学家查德·怀德曼的著作《正能量》,作者
针对矿区坑道爆破粉尘及炮烟控制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了粉尘和排烟的来源,结合某矿区坑道实际情况,从下列几个方面分析如何降低坑道粉尘和炮烟浓度,内容有:湿式凿岩技术
研究了不同配方的多元长效微肥和土壤修复剂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以及稻谷中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习惯施肥基础上加施粒状多元长效微肥5kg/667m^2和粒状土壤修复剂40kg/6
目的探讨CT、MRI、18F-FDG PET和FDG PET/CT对前期未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病人肝转移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1990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发表的符合下 Objective To investi
最近几年,我国传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移动互联网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而迅猛发展,在诸多领域如零售、新闻、图书等,对传统的商业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在
顾名思义,这是一本观察语文课堂的书。先说书的来历。我多年应专业期刊约稿,点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又连续多年担任"中语杯""圣陶杯"等课堂教学观摩课评委会主任,既然担任了这个
随着国际间科技交流日益频繁,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向国际舞台,技术文本汉翻英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专业性较强,对翻译水平的要求较高,翻译质量参差不齐,相关的实践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