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胰岛素目标血糖管理对脓毒症患者IL-6、IL-10、CD69、HLA-DR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实验为前瞻性随机双盲的临床干预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血糖控制A组(4.4-6.1mmol/L)30例、血糖控制B组(6.2-8.3mmol/L)30例、血糖控制C组(8.4-10.0mmol/L)30例。入住ICU时就给予早期目标血糖管理,各组分别在治疗前(0d)和治疗后1、3、7d采集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IL-6、IL-10的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T淋巴细胞CD69、CD14+单核细胞HLA-DR的表达水平。相同时间点观察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并计算28天病死率、MODS发生率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A组1、3、7天与入院时(0天)IL-6降低水平,IL-10升高水平均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组与B、C组相比,严格目标血糖管理能降低血清IL-6、升高IL-10水平,特别在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IL-6的表达呈先降低后升高,IL-10的表达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1、3、7天与入院时(0天)T细胞CD69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B两组T细胞CD69表达呈升高趋势,C组先升高后降低;特别是在第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1、3、7天与入院时(0天)单核细胞HLA-DR的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组较B、C组单核细胞HLA-DR的表达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三组APACHEⅡ评分1、3、7天与入院时(0天)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组与B、C组相比,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第7d较第1d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血糖控制A组28d死亡率、MODS发生率较血糖控制B、C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血糖控制各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目标血糖管理水平(4.4-6.1mmol/L)能够降低血清促炎介质IL-6水平,升高抗炎介质IL-10水平,调节脓毒症患者促炎/抗炎因子的平衡;早期目标血糖管理水平(4.4-6.1mmol/L)能够促进CD69、HLA-DR的表达,有利于清除体内病原微生物及恢复T细胞功能,进而有利于免疫稳态的恢复;目标血糖管理水平(4.4-6.1mmol/L)可能对终止脓毒症患者免疫紊乱和免疫麻痹的恶性进程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