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SERS技术用于大鼠舌癌诊断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舌癌是口腔颌面部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生存率和预后与就诊时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舌癌早期阶段因无特异性体征,且尚无筛查手段,所以患者往往会错过诊疗的最佳时机。血清中各种成分的改变,可以反映体内各种细胞、组织生理和病理的变化,这种变化远早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出现。而且血清获取简单微创,筛查样本的首选。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um,SERS)具有非侵入性和低破坏性、即时性和高灵敏性等优点,可以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信息,对水的干扰作用小,尤其适合血清等含水生物样品的检测。本研究通过建立舌癌大鼠动物模型,获取正常大鼠和癌变大鼠的血清样本,自配银粉材料,SERS表征血清,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血清SERS技术用于舌癌筛查与诊断的可能性,为临床筛查与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和方法:  选择8周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和实验组18只,对照组大鼠常规饲料喂养,自由饮用去离子水22周;实验组大鼠常规喂养饲料,自由饮用含4NQO致癌剂0.005%的水溶液20周,后改为饲以去离子水2周。第23周,将两组大鼠禁食禁水12小时后处死。经心室采血2ml-4ml,静置后离心取血清样本,-70℃保存备用。切取舌部组织标号,由两名病理医师双盲观测进行病理诊断。配置纳米级银粉与亚微米级银粉,电镜表征,择优亚微米级银粉配置浓度为1.000g/ml水溶液,与血清按1∶1的体积比混合振荡,SERS表征血清。采用Origin9.0科技绘图与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预处理,应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血清的SERS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对判别分析结果进行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  结果:  实验组大鼠,中途死亡4只,病理诊断为舌癌的大鼠14只,对照组12只均诊断为正常或仅有轻微单纯性增生。电镜表征两组银粉均为不规则球形,分散均一,亚微米级银粉为纯净,残留的PVP封端剂较少。SERS扫描结果显示,两组血清SERS的外形和谱峰位置基本相似,相对峰值强度略有差别。在大约1000cm-1-1500 cm-1波段内,舌癌组谱峰较对照组集中;在大约900 cm-1-1000 cm-1和1400cm-1-1500cm-1波段内,舌癌组血清SERS谱峰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在大约500 cm-1-600 cm-1波段内则低于对照组。统计学PCA分析,主成分个数为15,累积贡献率86.695%。两组血清SERS判别分析显示,回顾性判别灵敏度92.9%,特异度为100%,ROC曲线分析得到曲线下面积为1.000。  结论:  SER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很好的区分舌癌大鼠和健康大鼠,具有较高的判别灵敏性和特异性,有望为舌癌筛查和早期诊断提供一种快速、无损、高灵敏性和特异性的检查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特发性髁突吸收(idiopathic condylar resorption,ICR)也称为进行性髁突吸收(progressive condylar resorption,PCR)是一种以髁突渐进性的病理损害为表现的疾病。临床研
【中图分类号】G633.7  有个学者曾经说过:“提问提得好即教得好”。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力,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因此,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
【中图分类号】G633.41  初中英语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指出: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日益突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