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初啦啦操项目引入我国,受到了我国广大体育爱好者尤其是学生的欢迎,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项目的发展突飞猛进。但因我国引入时间较短,在成套动作编排方面我国仍与世界强国存在很大差距。本文将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归纳法,以2015年至2019年五届世界啦啦操锦标赛青少组集体花球啦啦操比赛录像资料为切入点,对比研究中国队花球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体系上的不足,剖析我国成套中构成要素中存在的问题。对比结果显示:我国成套动作编排中的优势为:(1)基本动作数量充足。(2)柔韧与平衡类难度数量多。(3)服装颜色多样,常采用“中国红”,具有代表性。不足表现在:(1)基础动作在成套动作中所占比例过大,并且过多基本动作单独集中一个组合里,占用时间较长,略显单一。(2)舞蹈动作个性化不够。(3)难度数量少,尤其是旋转类难度、跳跃类难度,难度种类单一,难度系数小(4)队形变化少、同一队形保持时间过长、变化幅度较小,变化前和变化后差别不大,多组队形运用数量上较少;C空间运用,多级别空间的动作较少。(5)音乐组成曲目数量少,音效使用不足。(6)未能尝试双色花球,大花球的使用率较低。通过中外对比得出的启示:(1)要注意各要素的安排比例。(2)基本动作数量要减少,在编排中注意变化。(3)舞蹈动作要有个性化。(4)要根据运动员实际情况,选用难度,注意难度的完成质量。(5)注意合理选择音乐素材及音效,提高数量,丰富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