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电子政务已成为全球信息技术行业关注的热点。随着政务网络的层次化、分组化以及宽带化发展,政府部门越来越多的统计决策业务、日常监督检查业务、OA等管理性业务以及面向多媒体的综合业务都开始向数字化、网络化转变,这符合当前信息网络融合发展的趋势。多网融合对应用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电子政务涉及到很多重要的信息,其中有些信息涉及到国家安全,所以,如何保证政务网络的全面安全是摆在建设者与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目标是防止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入侵和攻击,防止非授权的访问,防止各种冒充、篡改和抵赖等行为,防止信息泄密和被破坏。因此,在建立电子政务系统时,必须磨合用户各种需求,综合各种安全技术,整合各种安全管理措施,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战略,实现对电子政务系统的整体安全防护。 要想建立安全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必须建立完整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该体系应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和安全管理等。同时应积极采用各种先进技术,如网络攻击防御——防火墙、攻击实时防范——入侵检测(IDS)、数据传输保密——虚拟专用网络(VPN)、计算机病毒防御——网络防病毒、虚拟交换网络(VLAN)、加密技术、PKI技术等,并实现集中统一的配置、监控、管理。但是,电子政务系统的整体安全防护并不是各种安全产品的堆砌!而是这些技术的有机结合,综合利用。 本文首先总结了电子政务系统的发展现状和目前面临的安全威胁,然后对当前几种主流的网络安全技术进行介绍。随后对电子政务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和层次结构进行分析,并基于网络安全防范体系的设计原则,合理结合网络安全技术,对各层次分别进行安全分析并设计出安全解决方案。然后逐步对武汉市洪山区电子政务网络系统进行分析设计,从而进一步对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进行研究。最后对电子政务网络安全进行总结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