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PLK1 (polo-like kinase 1)在大鼠肝再生模型、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以及肝癌细胞HepG2中的表达情况,以期进一步探讨PLK1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方法1.分别提取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HepG2和大鼠正常肝组织总RNA,采用一步法RT-PCR,检测样本中PLK1mRNA的表达水平。2.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分析肝癌细胞HepG2中PLK1蛋白的表达。3.采用二乙酰氨基芴加部分肝切模型(2-acetylaminofuorene/partial hepatectomy,2-AAF/PH)建立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2-AAF+PH)30只,单纯肝切组(PH) 24只。模型组用2-AAF连续灌胃,第5d行2/3肝切术,并于1h、3h、6h、12h、24h、48h、72h、96h、8d、12d分别处死大鼠,切取肝组织样本;单纯肝切组也行2/3肝切术建立肝再生模型。4.对模型组、单纯肝切组及正常对照大鼠的肝组织分别进行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反应,观察肝组织结构变化以及大鼠肝组织中PLK1蛋白和OV-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大鼠正常肝脏组织RT-PCR未发现PLK1mRNA表达,同时免疫组化反应亦显示PLK1蛋白表达阴性。2.在单纯肝切组中,PLK1蛋白和OV-6蛋白在1h、6h、12h、24h、48h时间点免疫组化结果均为阴性。在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组中,1h、6h、12h、24h、48h时间点中PLK1和OV-6表达亦均为阴性。然而,PLK1在8d可见阳性表达,阳性细胞散在分布,除肝细胞样的阳性细胞外,还有另一类阳性细胞位于门管区边缘与肝实质的交界处,其体积约为肝细胞的1/3-1/4,呈圆形或卵圆形,胞核大且染色深,胞浆较少,免疫组化反应显示在这些细胞OV-6蛋白阳性表达,证实为卵圆细胞;同时,还发现OV-6蛋白在上述PLK1蛋白阳性表达的肝细胞样细胞中亦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产物均位于细胞浆。3.RT-PCR结果显示肝癌细胞HepG2 PLK1mRNA高表达,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PLK1蛋白阳性表达,并且处于有丝分裂期的细胞阳性反应显著较强。结论1.PLK1在单纯肝再生组织中未见表达,在肝脏卵圆细胞增殖时呈阳性表达,提示PLK1可能参与肝前体细胞的生长。2.PLK1在肝癌细胞HepG2中高表达,与肝癌细胞的有丝分裂密切相关,提示阻断PLK1表达将可能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