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环境下的项目伙伴选择问题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g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不断深入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了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这给许多面向项目运营的业务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导致项目变得规模庞大而复杂,特别对于规模以上项目,单个企业很难胜任,需要挑选若干合适的伙伴共同完成。并且,项目所处环境与运行过程中存在政策、天气、金融、人的行为与心理等在内的不确定性因素,导致项目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大大增加。因此,作为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不确定环境下的项目伙伴选择显得尤为关键,伙伴选择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项目的执行效果。
  项目客户是项目的最终拥有者,任何项目的实施都是为项目客户服务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使项目的完工风险小、成本低、客户满意度达到最大,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关系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中,构成项目的各子项目完工时间常常带有不确定性,子项目间错综复杂的衔接关系导致项目整体完工时间偏差很大,从而带来完工风险,使客户满意度降低。本文以项目管理中的伙伴选择问题为背景,研究了子项目完工时间具有不确定性情况下,如何保障项目整体完工时间的项目伙伴选择问题。研究内容如下:
  (1)研究了基于VaR风险描述的项目伙伴选择问题。项目执行过程中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各子项目完工时间是不确定的,因此带来拖期风险。本文将在险值(Value at Risk,VaR)引入到伙伴选择问题中度量拖期风险,用具体的损失值描述风险大小,简单明了且不依赖特定的概率分布假设。以最小化完工成本为优化目标,以拖期风险和子项目时序为约束,建立了非线性规划模型,并利用随机规划理论将其转换为确定性模型。根据问题特点,设计了基于时序关系的混合蚁群-遗传算法求解,并和枚举算法、基本蚁群算法和最大最小蚂蚁系统进行对比,测试了三种不同规模的算例,对求解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混合蚁群-遗传算法的有效性,以及对求解不同规模算例均有很好的适应性。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将确定模型与两种不确定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VaR风险描述的项目伙伴选择模型是有效的。
  (2)研究了考虑客户时间偏好的项目伙伴选择问题。不确定环境下人的行为特性直接对决策过程产生影响,为了提高客户对项目的满意度,从客户对总完工时间的偏好行为角度出发,对考虑客户时间偏好的项目伙伴选择问题展开了研究。基于前景理论,建立了以项目完工时间前景值最大为优化目标,以项目预期成本和子项目时序为约束的非线性规划模型。根据问题特点,设计了混合遗传-模拟退火算法求解,并与遗传算法进行对比。仿真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算法是有效的。最后,通过算例参数分析,将所建立的模型与期望值模型作对比,结果表明考虑客户时间偏好的项目伙伴选择模型有效地刻画了客户心理行为。
  (3)研究了考虑客户时间和成本偏好的项目伙伴选择问题。与具体完工时间和完工成本相比,一些客户可能更看重其与预期时间和成本之间的差距,希望总完工时间和成本达到预期的置信水平越大越好。基于前景理论,描述了客户对完工时间和完工成本的满足所要求置信水平的心理偏好,以最大化完工时间和成本的置信水平前景值为优化目标,建立了问题数学模型。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混合蚁群-模拟退火算法对其进行求解。通过与基本蚁群算法对比,验证了所设计算法是有效的。最后将考虑客户时间与成本偏好的模型与风险中性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客户时间与成本偏好的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客户的心理行为并适合不同风险态度的客户。
  (4)研究了考虑客户时间偏好与心理概率的项目伙伴选择问题。不确定环境下的项目伙伴选择问题中,客户的有限理性行为不仅体现在其对不确定量的认知偏差,小概率放大、大概率缩小等概率扭曲现象也十分明显,影响项目决策。因此,为了在不确定环境下更准确描述和度量客户满意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建立了以最大化完工时间前景值为优化目标,以项目预期成本和子项目时序为约束的非线性规划模型。根据问题特点,设计了基于关键路径信息引导和最大最小蚂蚁系统的改进蚁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将求得结果与基本蚁群算法进行对比,从计算结果的质量和运行时间两方面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进而,将所建立模型与期望值模型、前景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累积前景模型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实际情形下客户的心理行为特点。
其他文献
切换系统作为一类重要的混杂系统,可以描述许多实际的复杂系统,一般由有限数量的子系统和控制这些子系统切换的切换信号构成。由于切换系统在通讯、化工、电力、制造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关于切换系统的稳定、镇定、观测、滤波和降阶等问题的研究已取得大量的成果。然而,现有的研究大多建立在控制器模态与系统模态完全保持同步的条件下,这在实际系统中是难以实现的。控制器模态与系统模态出现异步的情况称为异步现象,当切换系统系
学位
能源作为国家维系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其开采和应用的先决条件是能源的运输。相比于其他运输方式,管道运输具有运输量大、资源消耗少、建设周期短、安全可靠性高、利于环保等优点。管道运输业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然而管道在长年使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腐蚀、磨损等问题,进而破坏管道原有结构形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这种损伤若不及时发现并修理,极可能在高压高温的工作环境下,演变成为管道穿孔或破裂,导致输送的能源发生
学位
磁感应断层成像(MagneticInductionTomography,缩写为MIT)是一种新兴的电磁特性成像技术,该技术是在外加交流激励磁场的作用下,目标导体会因电磁感应作用而产生涡流,当目标导体发生变化时,涡流的强度和分布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测量检测线圈的信号,再利用合适的图像重构算法重建出目标导体内部结构的分布图。MIT技术具有无辐射、非侵入、非接触以及能实现实时图像监护等优点,因此
学位
在过去的近二十年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生产需求的不断提高,最优控制越来越成为控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传统的非线性最优控制方法由于受到诸多限制,导致其难以应用普及。近些年来,为了更好地求解非线性最优控制问题,一种结合强化学习机制的自适应动态规划方法(Adaptive Dynamic Programming)被提出,该方法依托强化学习的理念构建了评价-执行框架,利用函数近似结构来逼近动态规划
神经动力系统是人工智能发展中的重要元素,也是智能自动化研究中的有效工具,当前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记忆存储、最优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针对神经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综合进行深入研究。从研究对象来看,本文主要考虑递归神经网络和忆阻神经网络。忆阻神经网络是将传统递归神经网络的电阻替换为忆阻而形成的,可以看作是递归神经网络的一个升级版。在诸多应用中,忆阻神经网络也展现出比传统递归神经网络更多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规模和复杂程度也迅速增长。人们对现代化生产系统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越来越高的要求是故障诊断技术产生并迅速发展的原因。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如果系统一旦发生故障,那么它带来的经济损失是难以估量的,而故障估计可以及时并准确地对系统故障大小和形状进行有效描述,因此通过故障估计来进一步地为故障诊断提供定量的故障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一方面,由于T-S模糊模型能够以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控制系统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若设计控制器时不考虑一些不确定项可能导致整个系统性能下降,甚至影响系统稳定性,造成不可预期的损失.因此,提高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变得尤为重要.由于非线性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其控制理论发展的并不完善,相应的非线性系统的控制方法也十分有限,而且多数现有结果主要研究系统稳定性问题,在此基础上的系统性能优化问题却很少被考虑.  自适应动态规划方法融
多目标优化问题广泛存在于电力系统环境经济负荷分配、轧制负荷分配、汽车稳健优化设计和水资源调度优化等工业生产过程,常规基于Pareto支配的多目标优化算法适合求解低维多目标优化问题,却难以求解包含三个或三个以上目标的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随着分解标量化函数和各种性能评价指标的出现,进化多目标优化算法可以求解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R2指标是一种通过给定权值向量和效用函数来评价候选解综合性能的评价指标,具有
自医学影像应用到临床医学以来,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医生从不同模态的医学图像中获取信息的内容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单纯的观察组织结构和解剖结构,发展到利用去噪、分割、配准、分析和重建等图像处理方法对器官组织或病灶进行定位、分割、参数分析以及提取特征等多方面。在从低层到高层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中,图像分割是医学图像处理中的关键技术。基于变分水平集方法活动轮廓模型具有便于处理拓扑结构变化、计算精度
动态系统的耗散性以输入输出的方式描述了系统能量的演化规律,即系统内部存储的能量不超过外界对它供给的能量。耗散性在非线性系统的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非线性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有力工具。在切换系统中,除了各子系统内部的能量演变外,切换系统各子系统之间也有能量的传递和交换。这两方面能量的演化规律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切换系统的动态行为。因此,对切换系统来说,能量和基于能量的控制显得更加重要。然而,传统的耗散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