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阿霉素Pluronic P123--PEG2000--DSPE混合胶束对乳腺癌的影响及机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疗耐药是乳腺癌化疗后疾病控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如何逆转乳腺癌化疗耐药一直是乳腺癌治疗研究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阿霉素(Doxorubicin,DOX)是治疗乳腺癌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而DOX在治疗乳腺癌期间引起的不良反应(尤其心脏毒性)以及肿瘤本身对DOX的耐药是制约其临床应用的主要原因。
  Pluronic是一种由聚(环氧乙烷)(PEO)、聚(环氧丙烷)(PPO)和聚(环氧乙烷)(PEO)组成的三嵌段共聚物,它可在水性环境中自组装成由疏水性内核和亲水性外壳组成的聚合物胶束,疏水性药物可以包封在胶束的疏水核心中,而亲水壳可以显著减少吞噬作用和肾清除。然而,利用Pluronic胶束的主要问题是其亲水嵌段含量低,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差。为了克服这些限制,我们用另一种生物相容性聚合物聚乙二醇2000-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PEG2000-DSPE),与Pluronic形成共聚物(混合胶束),以提高其稳定性。利用新合成的共聚物包封DOX,兼有靶向性、逆转耐药和水溶稳定性的特点。为临床开发新药提供理论依据
  在本文的第一部分试验中,我们参照文献,利用薄膜水化法成功设计出载Dox Pluronic P123-PEG2000-DSPE的混合胶束。利用正交实验法得到制备混合胶束优化处方,优化处方方案为:投药量为25mg,P123质量分数为70%,水浴温度为10℃,水相用量为5ml。优化处方条件下制备的载Dox Pluronic P123-PEG2000-DSPE混合胶束的载药量为3.65%,包封率为90.36%。所得混合胶束的平均粒径为50±3.3nm,稍大于载Dox Pluronic P123的粒径35±1.8nm,但仍远小于100nm。PDI指数为0.004,Zeta电位在-39左右。电镜下观察混合胶束粒径均匀,呈现规则的球状形态,团聚较少。我们利用芘荧光探针技术测量混合胶束的CMC,载Dox Pluronic P123-PEG2000-DSPE混合胶束和载Dox Pluronic P123的CMC分别为0.38mg/L和0.51mg/L,提示混合胶束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更好。另外我们模拟了混合胶束在正常体液pH环境以及肿瘤微酸pH环境中DOX的释放情况,发现在pH=7.4时,混合胶束相较于载Dox Pluronic P123药物释放速度更慢,提示了在正常体液中混合胶束缓释和稳定的特性。在pH=5.0条件下,DOX的释放速度明显高于在正常pH环境下的释放速度,提示混合胶束具有酸依赖的肿瘤靶向性。将制备的混合胶束的冻干品置于室温下,测量其稳定性。6个月后DOX含量从100%降至约95%,但依然大于85%;而粒径从约53nm增大到约68nm,但仍然远小于100nm。可以认为混合胶束冻干品的物理稳定性比较可靠。
  在实验的第二部分,我们通过体内外实验验证制备的载Dox Pluronic P123-PEG2000-DSPE混合胶束对MCF-7细胞和MCF-7R细胞的生物学作用。体外实验部分共分为4组:分别为Pluronic P123-PEG2000-DSPE胶束组(P123-PEG2000-DSPE组)、载阿霉素Pluronic P123-PEG2000-DSPE混合胶束组(P123-PEG2000-DSPE(Dox)组)、阿霉素(DOX)组及空白对照组。我们利用CCK8增殖实验、EDU增殖实验、划痕试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和流式细胞实验等实验方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差异。在体外实验中,我们发现P123-PEG2000-DSPE(Dox)和DOX都可以有效的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增加MCF-7细胞的凋亡。P123-PEG2000-DSPE不具有这些能力。P123-PEG2000-DSPE(Dox)对乳腺癌耐药MCF-7R细胞同样具有抑制增殖、迁移和侵袭、增加细胞凋亡的能力。DOX虽然也可以对MCF-7R细胞的体外生长造成影响,但作用较弱。从而证实P123-PEG2000-DSPE(Dox)在体外抑制并杀伤乳腺癌细胞的有效性和逆转乳腺癌细胞耐药的特点。在体内实验中,我们成功构建了免疫缺陷裸鼠荷MCF-7和MCF-7R肿瘤模型,药物验证阶段,我们发现P123-PEG2000-DSPE(Dox)混合胶束可以有效抑制荷瘤小鼠瘤体生长、促进其瘤体癌细胞凋亡,同时对小鼠正常脏器毒性作用较小。和体外实验结论相似,DOX可以有效抑制荷MCF-7乳腺癌的肿瘤的生长,但对荷MCF-7R乳腺癌的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弱。
  在第三部分,我们首先验证MCF-7R细胞中P-gp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和MCF-7细胞,然后,我们成功用siRNA沉默了ABCA1基因,沉默ABCA1基因后,P-gp基因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提示P-gp的表达受ABCA1基因的影响。同时我们发现ABCA1基因沉默后,再次应用DOX,可以使MCF-7R细胞的增殖下降,凋亡增加。提示ABCA1基因对MCF-7R细胞的耐药具有调控作用。最后,我们成功观察到P123-PEG2000-DSPE(Dox)可以明显下调ABCA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因此提示P123-PEG2000-DSPE(Dox)可以通过调节ABCA1基因发挥杀伤肿瘤细胞及逆转耐药。
其他文献
期刊
学位
目的: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随着临床使用增加,近年来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发现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五年内检出率由0.46%攀升至5.27%,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本课题对我院CRKP耐药现状及流行机制进行调查,明确其耐药基因型,并分析ST型,进一步选取中药单体黄连素作用于产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的菌株,观察耐药逆转作用
目的:  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与心房电重构有关,L型钙通道参与心房电重构的过程,临床研究显示黄杨宁在房颤治疗中有效,本文旨在探索黄杨宁对过氧化氢预处理成年SD大鼠心房肌细胞L型钙电流、L型钙通道电生理特性及L型钙通道α亚单位表达变化的影响,来说明黄杨宁可能通过影响L型钙通道的电生理特性在房颤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方法:  SD大鼠心房肌细胞的制备:Langendorff灌流装置系统用于逆行灌流离体心
学位
目的:  采用中医护理技术脐灸疗法,观察其对胃肠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护理的效果,综合评价该疗法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缓解胃肠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方法。  方法:  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66例胃肠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干预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方案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化疗前一天给予脐灸疗法,1次/天,共干预7天
学位
研究目的  1、分析梨状肌综合征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MRI指标差异;  2、观察分析梨状肌综合征患者的MRI形态学特点;  3、探讨MRI在梨状肌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索梨状肌综合征的磁共振诊治新思路。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为梨状肌综合征的39例病人作为患者组;无梨状肌综合征症状、梨状肌和坐骨神经形态信号无异常且无手术史的39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均行横轴位、冠状位梨状肌全骨盆MR
期刊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目前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MIAT是一种常见的长链非编码RNA,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并已证实在肿瘤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抑制MIAT的表达可以充分降低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并且MIAT表达水平的高低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我们从GEO公共数据库发现MIA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存
目的: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是世界范围内最恶性的疾病之一。胰腺癌早期,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或体征,直到肿瘤细胞转移到其他器官后发展为晚期才被诊断出来。因此,寻找胰腺癌发生发展、早期诊断及预后相关的新的生物学指标,对于早期发现胰腺癌并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技术的进步,鉴定出许多新型非蛋白编码转录产物,在这些大量非蛋白质编码转录物中,长链非编码
学位
学位